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的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硫磺B.铁水
C.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D.浮有冰的水

分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 解:A、硫磺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B、铁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C、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中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
D、冰是水的固体,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故选:C.

点评 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B.冰雪融化C.植物生长D.食物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磷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燃烧C.加热高锰酸钾D.分解过氧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盐酸除去钢铁表面的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2)除去盐酸中的硫酸H2SO4+BaCl2═BaSO4↓+2HCl;
(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H2O;
(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2NaOH+CuSO4═Cu(OH)2↓+Na2SO4
(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3NaOH+FeCl3═Fe(OH)3↓+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袁越).
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如图一和如图二)

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如图三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由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BD(填字母序号,下同).
A.天然气          B.煤             C.酒精           D.石油
(3)观察图一和图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AC.
A.1900~1910      B.1910~1940     C.1940~1980      D.1980以后
(4)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碳封存(写出一条即可)等.
(5)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
B.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C.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D.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代号),图1中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②的名称是锥形瓶.根据它的构造特点,使用它时关键要注意,否则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当过氧化氢接触二氧化锰后,反应便迅猛进行,为了反应平稳,请从图2的仪器中选择一种仪器更换你选择的装置中的一种仪器便可达到目的.你选择的仪器是分液漏斗(填名称),它更换原装置中的①(填序号).
(2)如果试剂瓶里过氧化氢已用完,集气瓶内氧气只收集到半瓶,为了把集气瓶装满氧气,可采取的简便方法是从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怎样判断氧气已收集满了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4)如果用图3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填“a”或“b”)端管口通入.
(5)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甲烷.甲烷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D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工具,它们分别具有各自所表示的意义.下列化学用语只有微观意义的是A.
A.2N2          B.Cl2           C.Cu           D.2H(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A.铁和铁锈B.二氧化碳和干冰C.冰和干冰D.氧气和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1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1)装置B和C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各不相同.其中可以用细沙来代替水的是装置C(填“B”或“C”);
(2)若装置C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①④(填序号).
①未打磨生锈的铁丝
②铁丝在集气瓶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
③铁丝绕在火柴上,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
④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
(3)图2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装置,有着较多用途.
①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b端进入收集气体,则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②若在该装置中加入少量水,用于病人输氧,则连接病人的一端是b(选填“a”或“b”),该装置在病人输氧时可发挥的作用有bc(填字母).
a.验证输出气体是否为氧气  b.便于观察是否有氧气  c.便于观察输氧的快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