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水时生命之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中不能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分析 A、宏观概念只能讲种类不讲个数,物质是宏观概念用元素解释用组成;
B、鉴别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
C、电解水实验可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D、熟记常见净化水的方法.

解答 解:A、水是物质用元素来解释,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故A正确;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B正确;
C、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故电解水实验可说明分子可再分,故C不正确;
D、净化水的步骤是: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所以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物质用元素解释,分子用原子解释,鉴别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一变多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多变一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日本福岛核电站在地震发生后因断电,海水冷却系统停止工作;
(1)反应堆温度过高使水蒸气与钢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H2O+3Fe$\frac{\underline{\;高温\;}}{\;}$4H2+3Fe3O4
(2)高温条件下氢气和空气混合爆炸,这一爆炸过程属于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爆炸引起核泄漏,造成铯137散逸到空气中.铯的核电荷数是55,则铯的质子数是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生产、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铁矿石炼铁B.干冰制造出舞台云雾
C.用石灰浆抹墙D.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胆壁上的水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它们由不同种原子构
B.6000L氧气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C.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NaOH和Ca(OH)2化学性质相似--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ABCD
课外实验
实验结论说明蜡烛含有炭黑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说明小苏打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含有碳酸根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列出,每步反应均完全),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是一种黑色粉末,C是气体,E为蓝色溶液,X的俗名叫苏打.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CaCO3;C:CO2;X:Na2CO3
(2)由F与X反应后得到G溶液的实验操作Ⅰ名称是过滤
(3)写出G+E→H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
(4)上图中,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A.乙醇      酒精    CH3COOH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生活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田间焚烧秸秆B.回收废旧电池C.随意排放污水D.直接排放废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