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有相似的性质:放置在空气中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也易与CO2反应而变质.某学习小组对实验室久置的KOH的变质程度进行探究:先称取10gKOH样品,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KOH变质的原因CO2+2KOH═K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由图象,该学习小组判断KOH样品部分变质,他们的判断依据是开始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氢氧化钾被消耗完,稀盐酸再与碳酸钾反应,才有气泡产生.请你选用其它类別的物质重新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3)古法中,将贝壳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在水中相互作用制取KOH.在上述过程中,发生化合反应的现象是放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K2CO3═2KOH+CaCO3↓.
(4)超氧化钾KO2 又称“化学氧自救器”,用于煤矿井下应急.它能与人呼出的CO2接触产生氧气,同时生成碳酸钾.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化学式是4KO2+2CO2=2K2CO3+3O2
(5)试根据图象计算:l0gKOH样品中未变质的KOH的质量分数.

分析 (1)根据久置的氢氧化钾变质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KOH═K2CO3+H2O.
(2)根据氢氧化钾变质后会生成碳酸钾,只要检验是否含有CO32-,就能判断是否变质了;为证明溶液部分变质,即要证明溶液中既有氢氧化钾又有碳酸钾;由于两物质都能使酚酞变红,因此需要先加入试剂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钾,然后再使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钾的存在.
(3)本题是典型的文字叙述式信息给予题,根据创设的三个问题可知,要解决问题必须弄清制备氢氧化钾的反应过程,结合本题信息,再联想学过的氢氧化钠的制备,可以提炼出其中有效信息,明确其反应过程:①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②灼烧后的固体与水作用:CaO+H2O═Ca(OH)2;③氢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Ca(OH)2+K2CO3═2KOH+CaCO3↓.以上三种反应就是三种基本类型,即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4)根据二氧化碳和超氧化钾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书写方程式;
(5)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钾的质量,以及氢氧化钾的质量.

解答 解:
(1)久置的氢氧化钾变质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KOH═K2CO3+H2O.
(2)由图象,该学习小组判断KOH样品部分变质,他们的判断依据是加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氢氧化钾被消耗完,
稀盐酸再与碳酸钾反应,有气泡产生.
鉴别溶液中既有氢氧化钾又含有碳酸钾时,可首先加入氯化钡或氯化钙等盐把溶液中的碳酸钾变成沉淀而除去,而氢氧化钾不与此类物质反应,所以,产生沉淀后进行过滤,向滤液滴加无色酚酞时,滤液变红可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钾;产生的白色沉淀可以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钾;
(3)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属于分解反应,灼烧后的固体与水作用:CaO+H2O═Ca(OH)2,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Ca(OH)2+K2CO3═2KOH+CaCO3↓,属于复分解反应;
在上述过程中,发生化合反应的现象是放热;氢氧化钙与碳酸钾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K2CO3=2KOH+CaCO3↓;
(4)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产物K2CO3和O2,方程式是4KO2+2CO2=2K2CO3+3O2
(5)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2g;
设样品中K2CO3的质量为x.
K2CO3+2HCl=2KCl+H2O+CO2
99                                   44
x                                     2.2g
$\frac{99}{x}=\frac{44}{2.2g}$
x=4.95g
l0gKOH样品中未变质的KOH的质量分数=$\frac{10g-4.95g}{10g}×$100%=50.5%
答案:
(1)CO2+2KOH═K2CO3+H2O.
(2)开始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氢氧化钾被消耗完,稀盐酸再与碳酸钾反应,才有气泡产生;
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溶液中含K2CO3溶液;
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样品溶液中含有KOH;
(3)放热;Ca(OH)2+K2CO3═2KOH+CaCO3↓;
(4)4KO2+2CO2=2K2CO3+3O2
(5)50.5%.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图象问题的识别能力,近几年中考题中对此类问题的考查越来越多,解题关键还是要看明确图象所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较强,易出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作出猜想】(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  (B)可能是CaCl2
(C)溶质可能是CaCl2与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不呈碱性,而猜想A的溶液呈碱性,所以可以排除.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猜想(B)正确
先有气泡产生,后产生白色沉淀猜想(C)正确
【交流反思】为确定猜想(C)正确,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D(填字母).
A.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粉冒气泡
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pH试纸上,测溶液的pH<7
D.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气势磅礴的阅兵仪式.
(1)阅兵服饰展现出人民军队在强军目标引领下蓬勃向上、开拓奋进的良好形象.材料中有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方法是燃烧法;服装中加入的棉材料属于天然纤维.
(2)阅兵飞行表演的彩烟是将高沸点的液体拉烟剂注入吊舱,通过氮气加压的方式将烟剂从拉烟喷嘴里“吹”出来,送入发动机喷出的高温燃气中,形成的蒸气遇冷后凝结成雾.
①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②烟剂送入发动机喷出的过程发生了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③选用氮气加压的方式将烟剂从拉烟剂从拉烟喷嘴里“吹”出来,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B.碱:火碱、纯碱、消石灰
C.微量元素:钙、铁、锌、硒
D.复合肥:尿素、硝酸钾、磷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向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填化学式,下同),此时滤液中所含有的溶质为Zn(NO3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NO32═Cu+Zn(NO32(写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实验,可以达到对应目的是(  )
A.
验证氢气的可燃性
B.
移走蒸发皿
C.
配制20%Ca(OH)2溶液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该方法中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合金中锌的质量为13.5g.
(2)第二次加入50g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钾肥能提高农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小刚家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应施用的肥料是(  )
A.Ca(H2PO42B.CO(NH22C.NH4H2PO4D.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