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不能(填“能”或“不能”)
(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分析 【作出猜想】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两种物质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其中的一种物质过量进行分析;
【实验验证】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
【总结反思】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能共存进行分析;
【知识拓展】(1)根据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进行分析;
(2)根据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

解答 解:【作出猜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两种物质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其中的一种物质过量,所以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硫酸两种物质;
【实验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红色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能共存,所以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
【知识拓展】(1)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所以生活中不能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2)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作出猜想】(2)H2SO4
【实验验证】红;
【总结反思】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
【知识拓展】(1)不能;
(2)氢氧化钠,2Al+2NaOH+2H2O═2NaAlO2+3H2↑.

点评 对反应后溶液组成成分进行猜想时,可根据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或反应物之一过量进行分析,判断出反应后溶液的可能组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有很多.想想看,你知道生活中常用的以下物质分别含有什么化学成分?
①“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干冰中的“冰”是指CO2;(填化学式)
②管道煤气中含有使人中毒的成分,该有毒气体是指CO;(填化学式)
③碘酒是生活中常用的皮肤消毒剂,碘酒中的“酒”是指酒精;(填名称)
④天然气是常用的气体燃料,天然气中的“气”主要是指CH4;(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B装置应连接C、D哪个装置?
(2)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什么?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有什么?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化学变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主要途径.下列变化一定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
①O2分子转化成O3分子
②镁原子转化成镁离子
③炭黑做墨汁
④铁矿石炼铁.
A.B.②③C.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锥形瓶.
(2)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装置相连产生明显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3)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ACBE.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gNO3+HCl=AgCl↓+HNO3
(4)写出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和+3的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是CoO、Co2O3
(2)已知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将滤纸放入CoCl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逐渐变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l2•6H2O$\frac{\underline{\;\;△\;\;}}{\;}$CoCl2+6H2O.
(3)将金属钴投入稀硫酸中,发生化学反应  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SO4═Co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作用.下列有关硫化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化丙烯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B.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硫化丙烯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3:6:1
D.硫化丙烯由碳、氢和硫三种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其中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物质,该物质是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
(1)【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和固体是什么?
(2)【猜想】
①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CO2
②你认为生成物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碳酸钙.
(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上述猜想①和②.
猜想①: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猜想②:往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4)【现象与结论】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果你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有气体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评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a(HCO32$\frac{\underline{\;\;△\;\;}}{\;}$Ca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
(2)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单质(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frac{\underline{\;强光\;}}{\;}$2Ag+Br2;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