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三个氩原子_____。②两个三氧化硫分子_____。③碳酸根离子_____。④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①Al3+中“3+”表示_____。②NO2中“2”表示_____。
3ArCO32-2SO3O2 一个铝离子带有三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解析】 (1)①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②化学式前加数字,一般表示分子个数。③一个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④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2=0,解答x=+4(2)①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营口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可能不同
C. 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D.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D 【解析】 根据已有的分子和原子的关系以及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A、原子不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可分成原子核和电子,故A错误;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故B错误;C、物理性质是很多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单个二氧化硫分子不具有刺激性气味,故C错误;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故D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60g氯化钙(CaCl2)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碳酸钠(Na2CO3)溶液,反应完毕后过滤,所得固体用作制取牙膏摩擦剂的主要原料,同时所得滤液用来进行小麦选种(选种液要求氯化钠是质量分数在10%~20%之间)。实验过程中所加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通过如图可知:
(1)当氯化钙恰好反应完时: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2)请通过计算回答,此时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能否用作小麦选种_____?
5011.7%此时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1.7%,此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可作为小麦选种液 【解析】 (1)根据图象可知到达最高点已经反应完了,消耗碳酸钠溶液质量为50g,改成横线时说明沉淀不再增加,所以生成沉淀10g; (2)设当氯化钙反应完全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0 117 10g x ,x...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烧碱溶液 B.硫酸锌 C.氢氧化铜 D.生石灰
C 【解析】 试题A、烧碱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碱,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硫酸锌是由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铜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选项符合题意; D、生石灰是由钙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或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某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合理即可)。
(4)装置F中的气球是“魔幻可变气球”。实验前,装置F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均处于关闭状态。打开_____边(填“左”或“右”)分液漏斗的活塞并轻轻振荡集气瓶,可观察到气球变大。
长颈漏斗ACAE2KClO32KCl+3O2↑CaCO3+2HCl=CaCl2+H2O+CO2↑所用盐酸浓度过大右 【解析】 (1)②是长颈漏斗。(2)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选择收集装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收集装置E。故选AC或AE,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夜间发现厨房中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B. 用水灭火的原因是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为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D.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D 【解析】 A. 可燃性气体泄漏,不能使用电器,因为电器在开关的过程中产生电火花可能引起爆炸,A选项错误;B. 用水灭火的原因是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B选项错误;C. 为提高粮食产量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选项错误;D.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使雨水的pH<5.6,此选项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高氯酸(HClO4)是种酸性和氧化性都较强的酸,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7 C. +5 D. +1
B 【解析】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4=0,解得x=+7,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这一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金属的性质与变化 B. 纳米材料的用途与制法
C. 氧气的组成和结构 D. “神十”飞船的运动状态
D 【解析】 试题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中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A、石油加热炼制产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B、食品充氮防腐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C、面粉爆炸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甲烷制成金刚石薄膜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