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甲、乙两个小烧杯中分别放入不同物质,立即用大烧杯罩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石蕊溶液,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蓝
B、甲和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溶液,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红
C、甲和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甲和乙中分别放入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一段时间后乙中产生白色沉淀
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根据分子运动的特征和物质间的反应回答,浓盐酸、浓氨水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盐酸能使石蕊变红等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能和石蕊溶液中的水形成盐酸,故能使乙中的石蕊变红,故A错误;
B、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使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能使乙中的石蕊变红,故B正确;
C、浓硫酸有吸水性,它会通过水分子的运动吸收乙烧杯内的水而使自身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C错误;
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不混合,不会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实验是在验证分子运动实验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应用,在考查分子运动的同时,还涉及到了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是一道新颖的试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各5g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产生的现象相似的是(  )
A、CaO   NaCl
B、CaCO3  BaCO3
C、FeCl2   Fe(NO32
D、NaOH   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也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O表示两个氧分子
B、钠离子的化学符号是Na+
C、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
D、H2O中含有氢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部分模拟微观示意图,“●”与“〇”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反应后方框内生成的微粒示意图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钠 烧碱 NaOH
B、碱式碳酸铜 铜绿 Cu2(OH)2CO3
C、二氧化碳 干冰  CO2
D、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
A、氧化钙B、氢氧化钙
C、硫酸钙D、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2℃时,将1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60g饱和溶液
D、将t3℃时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测定一批生锈的铁粉中纯铁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首先称量生锈铁粉样品10克,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绘制了变化过程中“产生气体与时间关系图”,如图所示:
(1)在t时间之前没有气体产生的原因是:
 

(2)该批生锈的铁制品中纯铁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