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8 g氧化铁,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冷却,将玻璃管中的固体移入盛有49 g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1)该同学首先按如图所示装配好仪器,检查了气密性并装好仪器,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步即可)。
(2)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推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利用其进行相关实验。
(1)检验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从a处通入空气,观察到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除杂:打开止水夹,从a处缓慢通入O2和CO2的混合气,瓶中液体无明显变化,在c处得到较纯的O2。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
(3)获得稳定气流:打开止水夹,从a处通入不稳定的氧气流,在c处获得较为稳定的气流,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4)防止爆炸:气囊中有遇明火能爆炸的H2和O2混合气。将气囊与a处相连,在c处连接尖嘴管,打开止水夹,通入混合气,在尖嘴处点燃气体,没有爆炸,原因是:①集气瓶中的水能降温和阻断燃烧;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设计如下,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Cu、Ag、FeSO4溶液
B. Fe、Ag、CuSO4溶液
C. Fe、Cu、稀盐酸、AgNO3溶液
D. 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方法与结论 |
A | 黄铜与铜 | 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黄铜 |
B |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 | 取样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高锰酸钾 |
C | 氯化钠与硝酸铵 | 取样溶解,试管外壁有水雾的是氯化钠 |
D | 稀盐酸与稀硫酸 | 取样测pH,pH大的是稀盐酸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 B.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三” |
①化合反应:4P+5O2 ②分解反应:H2CO3═H2O+CO2↑ ③置换反应:3CO+Fe2O3 |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三条件 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
C.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 D.化学与生活 |
①区分氮气和氧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区分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 ①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②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③自行车支架喷油漆防锈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_____和_____生成_____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_____与碱电离的_____生成水。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大多数酸是可溶的,它跟可溶性碱或不溶性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 a处的反应为CO +Fe2O3=2Fe+CO2
C.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 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锌、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1)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2)合金中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3)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4)合金一定为混合物;(5)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特性,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