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100g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是(  )
A.17.5gB.35gC.48gD.72g

分析 根据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frac{14×2}{14×2+1×4+16×3}$×100%=35%.
1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100g×35%=35g.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这学期,小亮和另两位同学主动承担了维护班级花坛的工作.前不久,他们发现有部分花的叶面出现了枯黄的现象,便及时向花坛里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并不明显,他们决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收集资料】
(1)庄稼叶色枯黄,他们选择施用氮(填写氮或磷、钾)肥是正确的.
(2)前一段时间他们曾用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对花坛中的酸性土壤进行过改良.
(3)近一个星期一直无雨,气温较高.
(4)通过查阅资料,小亮和同学知道:含NH4+的盐受热或与碱混合,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假设】
(1)太阳的曝晒、气温升高都可使肥效流失.
(2)熟石灰与化肥反应也可使肥效流失.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小亮取少量这种化肥于试管中加热,在试管口放一条干燥的PH试纸,试纸无变化.(2)另取少量这种化肥与熟石灰混合,闻到刺激性气味.
【他的结论】
由以上第二个实验中的现象他能得出肥效流失与氮肥与碱性物质共存有关.
【反思与应用】
(1)小亮进行的第一个实验中,PH试纸无变化,这与查阅资料给出的信息不符,其原因是pH试纸没有湿润
(2)参与了小亮和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想必你也一定受到了启发,你能对小亮保存剩余化肥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吗?避免与碱性物质共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请回答:
(1)15mL酒精与15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大于”或“小于”或“等于”)30mL,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该变化不能   (“能”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理由是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2)将6g碳在18g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后得到的二氧化碳质量小于(“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4g,这是因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6g碳与16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实验中学同学开展复分解反应研究性学习,设计了如下研究性学习思路:
【练习质疑】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反应,写出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
②碳酸钠溶液与硫酸
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④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研究讨论】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发生?是因为这些反应物中含有特殊的阴、阳离子,如①中有H+和OH-,②中有H+和CO32-,③中有Ba2+和CO32-,④中有Cu2+和OH-
【构建网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离子,就可以形成一种网络形式.在网络中,用短线相连的这些阴、阳离子能两两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现有Ca2+、SO42-、NH4+,请将它们填入下面合适的“NH4+;Ca2+;SO42-.”中,使其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复分解反应网络.

【拓展运用】通过形成网络,可以判断化合物间能否共存,进行物质的鉴别,用于物质的除杂等.如硫酸钠溶液混有硫酸铵,可以加入H2SO4(填化学式)除去硫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催化剂是铁触媒,其主要成分是FeO和Fe2O3,当FeO和Fe2O3中铁元素质量比为1:2时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此时FeO和Fe2O3的质量比为9:20(最简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何收集一瓶超市的气体并带回实验室?请你简述收集的过程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步骤①: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后静置.四只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它均呈无色.
步骤②: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缓慢产生,其它均无明显变化.
步骤③:将步骤②盛放B和C的试管中固体滤出后,向滤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四只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只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它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是取用固体过多(或加水量较少,或固体未能完全溶解).
(2)步骤③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两支试管中均出现白色沉淀,B(或C)中产生的沉淀多,而C(或B)中产生的沉淀少.
(3)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A是CuSO4;D是CaCO3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组成元素相同,B、F、G是无色气体,其中F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DC GSO2,HH2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①B→F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②C→B+H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3)请指出A→B+C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