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3 月22 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活密切相关.
(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以下指标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通过过滤
操作可以达标的是abc(填字母)
(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B(填字母).
A.滤纸未紧贴漏斗        B.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

分析 (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过滤的原理分析回答;
(2)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凡是不经滤纸的过滤就直接进入滤液的操作,都能造成滤液浑浊;另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

解答 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过滤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填:活性炭,过滤;
操作可以达标的是abc;
(2)解: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故答案为:
(1)abc;
(2)引流;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滤的注意事项、过滤后造成滤液浑浊的因素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试剂M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属于物理变化D.净化后的水仍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化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请回答下列文学内容中所蕴含着化学知识问题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真金不怕火炼.
(3)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天然气氯酸钾B.液氧啤酒
C.雪碧饮料金刚石D.澄清石灰水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石墨有优良导电性
C.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D.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图中盛放红磷的仪器名称是燃烧匙.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BE(填字母)进行组装.
(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F 所示.红磷燃烧时放热会导致气体膨胀,若实验中弹簧夹一直未关闭,则测得结果将偏大(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列有关此实验的其它说法正确的是BC(填字母).
A.实验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
C.选用足量红磷是为了耗尽集气瓶内氧气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多数是用铜制做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2)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用合金制作的是(填字母)A.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
①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金属车身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②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初期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这是因为生成了FeCl3(填化学式)的缘故;反应进行一会儿,又可以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2 $\frac{\underline{\;点燃\;}}{\;}$2MgO.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不同意(“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将镁条燃烧的产物放在一只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然后将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看到红色的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说明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空气中N2的含量计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2,实验现象如表:
实验序号实验1实验2实验3
与镁条反应的溶液NH4ClNaClNa2SO4H2O
实验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有较多气泡产生有少量气泡产生气泡极少
加热后,实验现象气泡明显增多可闻到氨味气泡增多气泡增多气泡增多
如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对比.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①盐可以做镁与水反应的催化剂,因为盐能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②温度改变反应速率,因为升高温度可以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③升高温度能使反应更复杂,因为升高温度使镁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在与盐反应生成氨气(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