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H+、Cl-、HCO3-B.NH4+、Cu2+、NO3-、Cl-
C.H+、Na+、OH-、SO42-D.Ag+、Ca2+、Cl-、NO3-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 解:A、H+、HCO3-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B、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C、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Ag+、Cl-会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项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是(  )
选项单质氧化物混合物
A铝合金氧化铜稀盐酸烧碱
B白磷冰水混合物纯碱
C氮气干冰空气氨水
D水银硫酸钡食盐水碱石灰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B.羊毛C.蚕丝D.棉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请按照要求回答:
(1)当A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和C时:①若C是最轻的气体,D是黑色固体,则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Fe3O4$\frac{\underline{\;高温\;}}{\;}$3Fe+4H2O(或H2+CuO$\frac{\underline{\;\;△\;\;}}{\;}$Cu+H2O);②若A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是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则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若C与D发生化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热,且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称取氯化钠
C.
      过滤
D.
     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以下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与其它三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这种金属是(  )
A.AlB.CuC.FeD.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2NaHCO3═Na2CO3+H2O+CO2↑,Na2CO3受热不分解
②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
探究Ⅰ:检验膨松剂的成分
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如图1连接好装置(铁架台略去,下同).

【观察与分析Ⅰ】点燃酒精灯.
(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产物中有氨气.
(3)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有(填“有”或“无”)固体
【实验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混合物.
探究Ⅱ: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
用如图2装置测定该膨松剂中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装置B装有膨松剂,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观察与分析Ⅱ】
(4)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和氨气.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偏大(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填化学式).在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将装置中的残留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入D中.
(6)若对装置C、D、E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同质量相同样品受热分解产生氨气的质量.C、D、E连接顺序为DCE,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氨气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验证反应产物并探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①MgCO3和Mg(OH)2均为白色不溶物.
②MgCO3和Mg(OH)2均可跟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酚酞遇碳酸氢钠溶液呈浅红色,酚酞遇碳酸钠溶液呈红色.
④CaCl2+Na2CO3═CaCO3↓+2NaCl
(1)提出假设
实验1: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变为红.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进行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CO3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CO3和Mg(OH)2
(2)设计定性实验确定产物并验证猜测:
实验序号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Ⅱ将实验Ⅰ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气体为氢气
 实验Ⅲ①取实验Ⅰ中少量的白色悬浊液,过滤,洗涤干净沉淀,然后稀盐酸②产生气泡,沉淀全部溶解白色不溶物含有MgCO3
实验Ⅳ取实验Ⅰ中的澄清液,向其中加入少量CaCl2稀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澄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2CO3(化学式)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的产物,设计定量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已知:MgCO3$\frac{\underline{\;\;△\;\;}}{\;}$MgO+CO2↑    Mg(OH)2$\frac{\underline{\;\;△\;\;}}{\;}$MgO+H2O    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①如图所示实验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B中碱石灰吸收,造成实验误差.
②称取实验Ⅰ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前后装置A增重1.8g,装置B增重8.8g,可以证明猜想成立猜测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小强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1)该实验中,通过对比实验事实(填序号,下同)③④可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通过对比实验事实②④能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
(2)实验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或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