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华夏民族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
①东晋《抱扑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
②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灰”溶于水可制得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
③元代《庚道集》中记载:“点铜成银”(即单质铜与砷熔合形成银白色的物质).
请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③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填编号)其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①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变化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中“灰”溶于水的变化中,其能量的转化形式是__________.
(4)③中的“银”是否属于合金?__________(填“是”或“否”).
①② CaCO3CaO+CO2↑ Fe+CuSO4FeSO4+Cu Fe、Cu2+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是 【解析】(1)在①~③中,①生成了新的物质——硫酸铜,是化学变化;②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③中物质只是在熔化状态下混合,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海水晒盐
C.天然气燃烧 D.石油分馏
C 【解析】 试题分析:天然气燃烧产生新的物质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又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 | _________ | 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 | 甲同学猜想不正确 |
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 _______ |
(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
(3)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___________(写出操作方案和现象)。
去除溶液中的氧气 隔绝空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可能是盐酸挥发出来的 HCl使之褪色 分别往取有少量浓的NaOH溶液和稀的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浓的溶液中褪色。 【解析】(1)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的氧气,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可隔绝氧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水能电解,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B. 夏天轮胎易爆破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隙就大
C. 右图可知,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D. 镆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正价
C 【解析】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夏天轮胎易爆破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隙就大,导致压强增大,故选项解释正确;C、右图可知,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质子,中子数=288-115=173,故选项解释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18届九年级模拟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中国是把香椿当作蔬菜的唯一国家,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请你计算:
(1)皂甙中各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
(2)含氢元素8.4g的皂甙的质量为______克.
54:7:8 82.8 【解析】(1)皂甙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27×12:42:3×16=54:7:8;(2)含氢元素8.4g的皂甙的质量为:8.4g÷ =82.8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18届九年级模拟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① | 鉴别氢气和甲烷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
② | 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 | 溶解固体,过滤后对滤渣进行洗涤,烘干 |
③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 点燃 |
④ | 除去铝粉中的铜粉 |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B 【解析】①将氢气和甲烷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烧杯内壁都会有水雾产生,不能鉴别,错误;②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钾,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切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将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后对滤渣进行洗涤,烘干,得二氧化锰固体,正确;③不能将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点燃,因此不能除杂,错误。④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18届九年级模拟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焦亚硫酸钠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作防腐剂、漂白剂和疏松剂。焦亚硫酸钠(Na2S2O6)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5
D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焦亚硫酸钠(Na2S2O6)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2+2x+﹙-2﹚×6=0,x=+5.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8届九年级5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B 2KMnO4K2MnO4+MnO2+O2↑ CaCO3+2HCl=CaCl2+H2O+CO2↑ D 【解析】(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NaCl都是“微溶于水”的物质
B. 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NaCl结晶
C. 2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浓度变大
D. 40℃时将32g KNO3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9%
D 【解析】A、据图可知,KNO3、NaCl20℃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常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NaCl结晶,故选项错误;C、2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浓度不变,故选项错误; D、40℃时,KNO3的溶解度为63.9克,将32g KNO3放入50g水中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