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D.溶剂一定是水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水是常用的溶剂,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解答 解:A、有些溶液有一定的颜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错误;
B、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即将达到饱和时也是浓溶液;故选项错误;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故正确.
D、水是常用的溶剂,但是其它物质,如酒精、汽油等也可以作溶剂.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饱和溶液的特征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与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关系如图所示下:
(1)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BCD;
A.H2+CuO$\frac{\underline{\;\;△\;\;}}{\;}$Cu+H2O  
B.2H2O═2H2↑+O2
C.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D.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2)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属于阴影I处的是C,
(3)请再写出一个属于阴影I的化学反应方式CO+CuO$\frac{\underline{\;\;△\;\;}}{\;}$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A装置集气瓶中装有体积比约为1:1的氮气和气体a的混合气体,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无色溶液b;B装置中盛有少量紫色石蕊溶液;C装置中盛有适量的铁钉;D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硫酸.

(1)关闭活塞K1、K2,将注射器中的溶液b挤入瓶中,打开活塞K1,看到B中溶液进入A中后溶液变为蓝色,B中长导管脱离液面.请回答:若b是水,则气体a的水溶液具有碱性.
(2)保持K1开启状态,并打开K2,一段时间后关闭K2,整个过程中,观察到D中的现象是D中液体进入C中,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式)CaO+H2O=Ca(OH)2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变成坚固的碳酸钙.
(4)碳酸氢钠可以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HCO3+HCl=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不宜多饮碳酸型饮料,因为其中溶有较多的CO2气体,该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该酸的化学式是H2CO3,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向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的烧碱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所发生的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l+NaOH=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氧原子2O.(2)三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
(3)四个镁离子4Mg2+.(4)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方法
A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
BCaOCaCO3高温灼烧
CCO2CO点燃
D稀盐酸稀硫酸加适量Ba(NO32溶液,再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的,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探究与反思】
(1)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答:蜡烛烛芯被石蜡蒸汽包围着,缺少氧气,里面的金属难以燃烧.
(2)可采用怎样的简单措施来熄灭此燃着的蜡烛?答: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
【实验探究】吹不灭的蜡烛芯内金属可能是镁、铝、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请你继续探究并完成下列有关问题(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操作步骤现象结论
1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打火石是银白色(3)该金属一定不是
2
(4)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
滴加稀盐酸

(5)金属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
,溶液为无色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
3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红色物质析出该金属一定是镁
【分析思考】
(7)写出“实验3”中可能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答:Mg+CuSO4=MgSO4+Cu或2Al+3CuSO4=Al2(SO43+3Cu.
(8)有同学认为通过“实验3”中现象不能证明烛芯内的金属一定是镁,为什么?
答:铝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也有红色固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一种病叫做缺铁性贫血症,这里缺铁指的是缺(  )
A.铁单质B.铁元素C.三氧化二铁D.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