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
化学符号3NSO42-
 
符号的意义
 
4个氢分子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微观含义进行分析;
根据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
解答:解:元素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微观含义,所以3N表示三个氮原子;
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氢分子表示为:4H2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可知: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SO42-表示硫酸根离子;
由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可知: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
+3
Al2
O3

故答案为:
 化学符号 3N 4H2 SO42- 
+3
Al2
O3
 符号的意义 三个氮原子 4个氢分子 硫酸根离子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2CO3俗称纯碱,其溶液去油污效果较好.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请完成下列各题.
(1)碳酸钠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甲同学想探究是Na+还是CO32-的作用使酚酞试液变红,其设计方案如下:先往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再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观察红色是否消失.
①老师肯定了乙同学的看法;
②我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是否是CO32-的作用使酚酞试液变红.在下列物质中选用一种可行的试剂是(填序号)
 

A.HCl   B.NaOH   C.CaCl2
(3)根据下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是碳酸根离子
使酚酞试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在①氯化钠、②镁、③二氧化碳、④氖气这四种物质中,(填序号,下同)
 
由分子构成,
 
由原子构成,
 
由离子构成.
(2)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打算用如图所示装置燃烧足量的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回答:
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用理化知识解释反应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瓶中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的装置:
(1)指出标号的名称:A
 
;B
 
;C
 
;D
 
;E
 
;F
 

(2)给试管加热时,先
 
;后
 

(3)当导气管口
 
产生时,不宜收集,当气泡从
 
时;说明集气瓶中的氧气已
 
,应在水中用玻璃片盖住
 
,移除水面,在
 
放在桌面上.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化合”或“分解”).
(2)做铁丝燃烧实验时,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3)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4)同学们发现在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也要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表述中,其中有严重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B、绿色化学就是生产不含化学成分的物质
C、绿色化学是要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现放”
D、绿色化学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