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班同学在化学实验室上复习课,主题是常见气体的制备,实验室准备了部分药品并提供以下装置,请分析同学们的操作后回答下面问题:

(1)小张欲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一瓶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C或者D.
(2)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集满.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X.X的化学式为:H2O.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D.

分析 (1)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根据氧气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
(2)根据氧气的助燃性进行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X的化学式;根据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氨气的性质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解答 解:(1)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固液型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故填:B;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C;D.
(2)根据氧气的助燃性,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集满,故填: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集满;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②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生装置是: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是:D,故填:①H2O;②A;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C的名称分液漏斗.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反应结束后,若要过滤分离出二氧化锰,除了玻璃棒外,还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
(2)实验室可用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应选用的气体发生与收集装置分别是AD(或AF)(填装置序号,下同).
(3)图中的C、D、E三种收集气体的装置,均可用F装置代替.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应从F装置的b(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可先在F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氧气从F装置的a端通入.
(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的原因H2CO3$\frac{\underline{\;\;△\;\;}}{\;}$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某班同学用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实验操作如图: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红色.
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为无色,于是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NaCl和HCl
猜想三:NaCl和NaOH
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猜想三.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
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B(填序号).
A、倒入下水道    B、倒入废液缸    C、带出实验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装入分液漏斗中,先打开阀门K1,待氢氧化钠溶液完全进入广口瓶之后立即关闭K1,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K2
(1)请填写现象:U型管右侧液体变红.
(2)广口瓶中的液体出现浑浊.请写出广口瓶中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们将实验后的废液倒入烧杯中,过滤得白色沉淀和红色滤液,欲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报告:
实  验  步  骤实  验  现  象实  验  结  论
①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若有气泡冒出,且红色消失原废液中的溶质为:
Na2CO3和NaOH;
②另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Na2C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出现,红色不消失原废液中的溶质为:
Ca(OH)2和NaOH.
(4)反思拓展:实验步骤①中所加的试剂可换成以下AB,也能通过观察现象得出同样的结论.
A.CaCl2溶液        B.Ba(OH)2溶液        C.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碳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干冰是由分子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天然气已替代煤炭成为家庭主要燃料,天然气相比煤炭的优点有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少,放出的热量多(举1例)
(3)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催化下分解生成乙醇(C2H5OH)和一种含碳常见气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frac{\underline{\;酶\;}}{\;}$2C2H5OH+2CO2↑.
(4)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其剥离原理,就像我们将写错的字母胶条从纸上粘下来一样,石墨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石墨烯由碳原子组成                          B.石墨烯的化学性质稳定
C.石墨烯不溶于水                  D.制作石墨烯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东方之星”号客轮于2015年6月1日发生翻沉事故.6月3日为了方便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搜救,在舱底用氧炔焰对空气舱位置进行切割.
(1)乙炔气体属于①③(填序号,下同).
①纯净物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氧化物
(2)氧炔焰是乙炔气体和氧气反应产生的高温火焰.氧炔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frac{\underline{\;点燃\;}}{\;}$4CO2+2H2O.乙炔与氧气按照2:5的体积比反应,切割效果最好.
(3)由于沉船燃料没有抽掉,切割可能导致起火,现场准备了灭火设施,干粉灭火器是一种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干粉的主要成分为磷酸二氢铵)灭火的.
①磷酸二氢铵中含有NH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②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其灭火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使可燃物隔绝氧气.
(4)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②③.
①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②楼房起火,应该开窗通风
③厨房天然气泄露,要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做灯火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从KCl、K2SO4、NH4HCO3、NH4Cl中任选两种固体混合即可制到“钾、氮复合肥料”,同学们欲从其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    供选试剂:稀盐酸;稀硫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1)【做出猜想】
猜想1:KCl和 NH4HCO3      猜想2:KCl和NH4Cl
猜想3:K2SO4和 NH4HCO3    猜想4:K2SO4和NH4Cl.
(2)【设计方案】若要证明猜想2成立,小明提出先用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该方案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其理由是因为AgNO3也可与NH4Cl反应生成 AgCl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Cl;小红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则应选择的试剂为稀HCl或稀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根据如图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最容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是(填序号)①;表示阳离子有(填序号)⑥;微粒⑦的符号是H-;③与⑥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2)从上述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式(每空只写一个):
含有+6价元素的酸H2SO4,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Na2O,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剂NaCl,含有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
Ca(OH)2+NaCO3═CaCO3↓+2NaOH
CaCl2+2NaOH═Ca(OH)2↓(微溶)+2NaCl
2NaHCO3(溶液)$\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NaHCO3+HCl═NaHCl+H2O+CO2
Ca(OH)2+NaHCO3═CaCO3↓+NaOH+H2O
②前期实验
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表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无明显变化
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Ⅰ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Ⅱ的现象为有沉淀产生.
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如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CaCl2.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CaCl2 和NaOH反应生成Ca(OH)2,氢氧化钙是微溶物,在溶液中也产生沉淀.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滤渣加入足量的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实验2】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填操作),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NaHCO3存在,反之则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