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据图回答问题:

(1)钠原子和氯原子不属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因是质子数不同.
(2)在图1中,过程①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则②的微观过程是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了氯离子,由图知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3)在图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4)由图可知制备物质可采用不同方法,下列产生氯化钠的方法中与图2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bc.
         a.海水晒盐            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c.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

分析 (1)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
(2)根据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分析原子的变化、物质的构成等;
(3)根据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分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变化的实质;
(4)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

解答 解:(1)由原子的构成和元素的定义可知,钠原子和氯原子不属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因是质子数不同.
(2)在图1中,过程①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则②的微观过程是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了氯离子,由图知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图2中发生的反应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与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
(4)由上述分析可知,图2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海水晒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所以产生氯化钠的方法中与图2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bc.
故答为:(1)质子数不同;(2)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了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3)HCl+NaOH=NaCl+H2O,氢离子与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4)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和碱反应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酸碱盐电离的知识以及酸和碱反应的实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反应②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F为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A、C、E都是氧化物,D、G、I属于单质,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B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为CuSO4、H2SO4,H溶液显浅绿色,其中所含有的溶质是FeSO4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指出物质A和I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冰、水、水蒸气的性质不同,这是因为水分子的间隔、运动速率以及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相同,这是因为三者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玻璃管里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活塞的左端管内有密封的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玻璃管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
充分消耗掉玻璃管内的氧气
(2)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①红磷(足量)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②活塞开始向右移动(填“左”或“右”,下同);③随着温度的降低,最终向左移动.
(3)实验结束并恢复至室温时,活塞应停在约刻度4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燃烧有火焰的是(  )
A.硫粉B.铁丝C.镁带D.木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氧气、二氧化碳是与水一样重要的原料.
(1)铁生锈与氧气、水有关;焊接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防止铁制栏杆锈蚀的一种方法是刷漆.
(2)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镍和钯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氧化碳或甲醇,其催化剂是两种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甲醇(CH3OH)可用作赛车燃料,它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则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4H2O.
(3)铜陵被誉为我国的“铜都”.小明找到了分别用纯铜、黄铜(Cu、Zn合金)两种材料制作的用于实验的纯铜片和青铜片.怎样用化学方法区分纯铜和黄铜的实验方法是:CD(填代号)A.等体积称质量   B.用磁铁    C.用稀盐酸    D.用硫酸亚铁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表提供了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20406080
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
(1)由上表可以总结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硝酸钾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20℃时,向50g水中加入15.8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饱和(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0%.
(3)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2)中所得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固态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则小烧杯中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的是ac(填字母).
a.冰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4)40℃时,向100g水中加入80g硝酸钾若要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措施有加入水或升温.
(5)现有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210g,若降温至20℃,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是78.4g;通过过滤操作可将析出的硝酸钾晶体和溶液分离.
(6)现有8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则至少降温到b(温度范围)才能得到硝酸钾针状晶体.
a.0℃-20℃b.20℃-40℃c.40℃-60℃d.60℃-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要求填空:
(1)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在如图第1个方框中画出相应的微粒模型,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 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

(2)将稀盐酸逐滴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如图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当反应进行到B图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选填“>”“<”或“=”)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