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已知:化合物甲+单质乙$\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化合物丙+单质丁
如果丙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丁是红色固体,请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2CuO+C$\frac{\underline{\;高温\;}}{\;}$CO2↑+2Cu;如果丙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丁是红色固体,请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H2+CuO$\frac{\underline{\;\;△\;\;}}{\;}$H2O+Cu.

分析 根据常见的单质是红色的有铜和红磷,又是通过化合物甲和单质乙生成的,所以丁就是铜,满足条件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根据常见的单质是红色的有铜和红磷,又是通过化合物甲和单质乙生成的,所以丁就是铜,满足条件的液体是水进行分析.

解答 解: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uO+C$\frac{\underline{\;高温\;}}{\;}$CO2↑+2Cu;
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CuO$\frac{\underline{\;\;△\;\;}}{\;}$H2O+Cu.
故答案为:2CuO+C$\frac{\underline{\;高温\;}}{\;}$CO2↑+2Cu,H2+CuO$\frac{\underline{\;\;△\;\;}}{\;}$H2O+Cu.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NO气体只能用排水集气法.对NO的猜想或评价合理的是(  )
A.易溶于水B.易与氧气反应C.易与水反应D.有害无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必须是(  )
A.比空气重的气体B.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C.比空气轻的气体D.易溶于水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空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1)工业制氧气是变化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3)实验室制取集氧气,可选择A或B装置(填字母代号),此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或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装置A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若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则选择的收集装置为C;什么时候收集比较好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可借助水和图中的其他装置)把B和C相连的橡皮管用止水夹夹住,从长颈漏斗中倒入水至淹没下端管口,使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过一会儿,水柱不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
(5)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标压下密度比空气小而且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A(选填序号),收集装置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的底部要放少量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的底部要放少量的水或细沙,其目的是防止高温生成物熔化溅落炸裂集气瓶,此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对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SO2)处理方法探究:
如图:两套装置完全相同,实验开始时,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再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分别注入充满SO2的集气瓶.充分吸收二氧化硫(SO2)后,打开弹簧夹,观察进入两个集气瓶内植物油的体积.

(1)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甲实验中,二氧化硫(S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反应的表达式为SO2+H2O=H2SO3
(3)分析实验现象得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效果好.
(4)从该探究活动中我获得的启示为:使用优质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物质的宏观性质、微观组成(或结构)和表示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氯化钠、铁、水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水,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氯化钠.
(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你依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①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由该图示获得的信息有: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甲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的$\frac{1}{5}$,乙同学的结果明显大于$\frac{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A.甲同学插入燃烧匙太慢B.甲同学的装置漏气
C.乙同学可能使用红磷不足D.乙同学没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