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都含有氧分子 |
B、都是氧化物 |
C、都含有氧元素 |
D、都含有2个氧原子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关闭高能耗排污企业 |
B、大力开发和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
C、研发燃煤脱硫的新技术 |
D、禁止开采化石能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发生,哈市公交车使用的燃料由柴油改成压缩天然气 |
B、黑龙江省图书馆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配备了大量水基型灭火器 |
C、生活中人们常通过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D、人们从石油、煤中提取物质制成合成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鉴别物质 | 实验方法 |
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 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
B.碳酸钙和碳酸钠 | 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
C.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
D.活性炭和氧化铜 | 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
B、碳酸钙和碳酸钠 |
C、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
D、活性炭和氧化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金属活动性:Z>X>Y |
B、金属活动性:X>Y>Z |
C、相对原子质量:Z>X>Y |
D、若X、Y、Z分别为Zn、Fe、Cu中的一种,则X是Zn,Y是C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 ||
高温、高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 | ①产生大量气泡 ② | 猜想是正确的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过氧化钠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 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
②向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 酚酞试液 | 所得溶液呈碱性,推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