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_____b_____

2)写出A图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_____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

4C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

5)小明按C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

6)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_____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是_____

【答案】长颈漏斗 锥形瓶 下层的蜡烛火焰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燃烧 不能支持燃烧 灭火 引燃铁丝 未在集气瓶底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铁丝中含有碳,含碳量越高,火星越明显

【解析】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

1)仪器ab的名称:a是长颈漏斗;b锥形瓶。

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A图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的蜡烛火焰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灭火。

4)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氧气参与,C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给引燃铁丝。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预先铺上一层细沙或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小明按C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未在集气瓶底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

6)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是铁丝中含有碳,含碳量越高,火星越明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Ⅰ.(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查阅资料)

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的水合过程。

2)通常状况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Ⅳ.(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5℃。

Ⅴ.(实验结论)

1)图1所示实验中,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温度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图2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温度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Ⅵ.(拓展实验)按照图3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NaOH,则U型管内的左边液面将____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

.(反思交流)

1)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_____Q(填“>”或“<”或“=”,下同),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Q的大小关系刚好与前者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若Q_____Q,则溶液温度不变。

2)在图2所示实验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生活用品。两者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NaClO+2HCl=NaCl+Cl2↑+X。请回答以下问题:

1X是由________构成的物质(填分子原子离子)。

2NaClNa+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

3)标出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B.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D.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后可以生成2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温度不变下,下列欲使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最可行的的方法是

A.20g酒精溶液蒸发掉10g

B.10g硝酸钾溶液蒸发掉10g水(无溶质析出)

C.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的硝酸钾溶液

D.1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全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完成以下实验。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12对比可知,1中未复燃是因为加热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冲淡了氧气浓度

B.2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将水蒸气冷凝

C.34对比可知,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D.14对比可知,是否加入催化剂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B.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___

(2)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b.C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选填周期表中的序号①或②或③)。

(3)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电子,形成离子符号是___。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价,该元素和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碳酸不稳定易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划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和氧气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