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2 B. H2O C. Cu2(OH)2CO3 D. Fe(OH)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向一支装有少量CuO的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物质,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提示:CuSO4+2NaOH═Cu(OH)2↓+Na2SO4)

(1)图A实验中加入过量稀H2SO4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图C实验中加入过量稀H2SO4后,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3)如图D,向图C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插入新打磨的铝丝,在铝丝表面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铝丝.甲同学通过观察,认为试管中溶液里的溶质不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在甲同学分析基础上,乙同学认为要确定溶液里的溶质成分,只需向其中加入适量的__

(填序号)即可.

A.酚酞溶液 B.Zn粒 C.稀盐酸 D.Cu(OH)2 E.CaCO3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 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4:3

C.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76

D. 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C6H8O6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所以该物质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4:3;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氧化物

【题型】单选题
【结束】
6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 两份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B.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C. 烧杯中有两支高低不不同正在燃烧的蜡烛,在蜡烛对侧沿烧杯壁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D. 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会出现白雾

【答案】A

【解析】A. 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为1:2,错误;B.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正确;C. 烧杯中有两支高低不不同正在燃烧的蜡烛,在蜡烛对侧沿烧杯壁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正确;D. 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会出现白雾,正确。故选A。

【题型】单选题
【结束】
13

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过滤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 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2)若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3)若A中x=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物 B.属于有机物

C.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为25 D.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今年五校“庆元旦 贺新年”联欢晚会上,戴校长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魔术:大烧杯中盛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过氧化钠(Na2O2)的棉花,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的熄灭,然后棉花突然剧烈的燃烧起来。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燃烧?

【提出猜想】

﹙1﹚可能是蜡烛燃烧引燃了棉花。

﹙2﹚可能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1)CO2 与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与一种化合物,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2O2)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答案】 与氧气隔绝 可能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热量,引燃了棉花 不成立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向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Na2O2 用手触摸瓶壁,瓶壁温度升高 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支持燃,也不燃烧,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使 蜡烛与氧气隔绝,蜡烛熄灭。

蜡烛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猜想是可能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热量,引燃了棉花;

实验1中蜡烛熄灭,棉花没有燃烧,说明猜想1不成立;

实验2 的结论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故操作步骤为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过氧化钠,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实验3中的结论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热量,引燃了棉花,故步骤为向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Na2O2 ,用手触摸瓶壁,瓶壁温度升高,说明放出热量;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题型】科学探究题
【结束】
17

近来全国各地px事件闹得沸沸扬扬。PX就是对二甲苯,其化学式 为C8H10。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有毒性。广泛用于有机溶剂和合成医药、涂料、树脂、染料、炸药和农药等。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PX消费国。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1)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对二甲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3)对二甲苯中C、H元素的质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