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 ①二氧化硫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④蜡烛四种物质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___;(2)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物质是___;
(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 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
C. 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溶质 D.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 80 | 75 | 70 | 66 | 62 | 58 | 58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导管连接供氧钢瓶
B. 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
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甲、乙两个小组分别通过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装置如图),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 甲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乙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 根据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可得出蜡烛的燃烧产物有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乙组实验中出现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进行猜想)根据颜色和状态,猜想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碳.
(实验探究)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方案一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 a 中,缓缓通入空气,点燃酒精灯 | 黑色固体燃烧,发出 ____光, 试管 b 中溶液变浑浊 |
方案二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 a 中,缓缓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 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试管 b 中溶液变浑浊 |
(实验结论)试管 b 中溶液变浑浊说明黑色固体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猜想正确.
(交流反思)
通过以上实验推测,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写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24 B.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
A. 用10 mL量筒量取了8.65 mL的水 B. 把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C. 用漏斗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实验时未经洗净的滴管可直接再吸取别的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 D.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河西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最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若用排气法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_______集气瓶中,观察是否复燃。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若用注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进气口为_________(填“c”或“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