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二氧化硫是由氧
 
和硫
 
组成的.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二氧化硫是宏观物质,可以用元素组成来表示.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元素;元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避免实验失败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有些化学实验必须严格遵循操作的顺序,例如,点燃氢气前必须先验纯,再点燃.请你仿照示例填写下表1、2中的空格,再举出1个必须严格遵循操作顺序的实验,填写下表3中的所有空格:
必须严格遵循操作顺序的实验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示例:点燃氢气先验纯再点燃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再把系有燃着的火柴棒的铁丝伸入集气瓶中
2、制取O2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足量水中,一定有不溶物生成的是(  )
A、CuSO4、KOH、HCl
B、Fe、CuSO4、H2SO4
C、MgCl2、HCl、NaOH
D、BaCl2、H2SO4、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
 
,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2)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关于剩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乙,不含甲,且乙达到饱和
B.含有乙,又含有甲,且只有乙达到饱和
C.含有乙,叉含有甲,且两者都达到饱和
D.含有乙,又含有甲,且只有甲达到饱和
(3)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向100g 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解释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冰水混合体是纯净物只含同一种分子即水分子
C氢气可燃烧而氮气不可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原子重组成新的分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2B、O
C、2H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些列反应的现象:铁丝燃烧:
 
,镁条燃烧:
 
,白磷燃烧: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是
 
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是
 
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
 
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碘受热产生紫色蒸气,这是构成碘的微粒受热后运动速度
 
,使微粒问的距离变
 
了.冷却后又变成了紫黑色的晶体,是因为温度降低后,微粒间的距离变
 
;如图所示,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使上下瓶口对准,过一会儿,可看到什么现象(溴蒸气是红棕色的,其密度比空气大)?试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