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小红发现切开的苹果很快变色,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氧气是否参与了苹果变色的过程.小红提出猜想:氧气参与了苹果变色的过程.老师指导小红对比试验,小红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1)实验1:探究使苹果变色的气体成分.
已知:苹果在有氧气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的氧气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无氧状态下在短时间再不会变质.二氧化碳溶于水忽略不记.
实验步骤:①准备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为排水集气发收集的一瓶氧气
B为一瓶空气,C瓶中为空气,三个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
②在c瓶中做红磷燃烧实验,待冷却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至水不再进入集气瓶中,测量集气瓶中的水为50ml,剩余气体主要成分为:氮气.
③将完全相同的苹果块用细线悬挂,依次迅速放入A.B.C三个集气瓶中,塞紧瓶塞,记录苹果变色时间,其他变量都不变.
ABC
放入苹果起始时间下午2:00下午2:00下午2:00
实验现象下午2:03
苹果变色
下午2:09
苹果变色
下午2:19
苹果未变色
结论:苹果变色与氧气有关
(2)实验2:探究苹果变色消耗的气体体积.
小红为了探查集气瓶A,B中消耗的气体体积,他采取的实验步骤是:分别在AB两瓶中做白磷燃烧实验,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至水不再进入集气瓶中,测量进水的体积便知白磷消耗氧气的体积.
试验后小红记录了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由此计算A瓶中消耗的气体体积,请你在表格中填写B瓶消耗的气体体积.
AB
进入水的体积200mL42mL
苹果消耗气体的体积50mL8mL
(3)实验反思:实验过程中有一些因素会导致实验不准确,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因素: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分析 (1)①根据探究该实验的目的:“探究氧气是否参与了苹果变色的过程”,所以缺少一瓶氧气;
②根据C瓶中红磷燃烧消耗掉氧气,剩余的主要是氮气;
结论:根据A、B瓶内有氧气,C瓶内没氧气,且有氧气的苹果都变色,比较即可得出苹果变色与氧气有关;
(2)分别在AB两瓶中做白磷燃烧实验,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至水不再进入集气瓶中,测量进水的体积便知白磷消耗氧气的体积.进而求算出苹果消耗的氧气
(3)根据用红磷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分析注意事项.

解答 解:(1)①因为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氧气是否参与了苹果变色的过程,所以需要一瓶氧气.
故答案为:氧;
②红磷燃烧消耗掉氧气,所以瓶内的气体是氮气.
故答案为:氮气;
③由于A、B瓶内有氧气,C瓶内没氧气,且A、B瓶内苹果变色.
故答案为:苹果变色与氧气有关;
(2)由于A瓶是250mL纯氧气,进入水是200mL,说明苹果消耗了50mL氧气.B瓶内是250mL空气,氧气的含量是250mL×$\frac{1}{5}$=50mL,而进入的水是42mL,说明苹果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0mL-42mL=8mL,
故答案为:分别在AB两瓶中做白磷燃烧实验,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至水不再进入集气瓶中,测量进水的体积便知白磷消耗氧气的体积;8mL.
(3)本实验的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与红磷的量,装置的气密性等有关.
故答案为: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点评 本题通过设计实验验证苹果的变色与氧气有关,也通过实验验证了消耗氧气的体积,通过实验的设计考查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的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聚硅氧烷是一种隔水透气的高分子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找来该材料制作了一个瓶塞用于“质量守恒趣味实验”,实验前装置及药品如图所示.此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开始,同学们在B锥形瓶内加入21.7g白磷,并用聚硅氧烷塞子塞紧,通过放大镜聚光使白磷燃烧.
(1)问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使用聚硅氧烷塞子的目的是使气体能进入,防止生成物逸出.
(2)理论上A锥形瓶内应加入88.75g碳酸钙才能保持天平的最终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如果甲是某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乙、丙是该元素的氧化物,其中丙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乙是一氧化碳,该物质的一种用途是做燃料或做还原剂.
(2)写出甲→丙的化学方程式: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3)若乙、丙交换位置,上述转化关系能否成立?若能写出丙→乙的化学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把题目的条件改为:乙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同学把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在一起时,它们的体积是(  )
A.大于20mLB.小于20mLC.等于20mL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细铁丝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化合物R受热分解后生成氧化铜和水,则R中含有三 种元素,所以R是化合物.( 填“单质”或“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
氯酸钾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 (填实验编号)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差的是Fe2O3(填化学式).
【反思】(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2)要探究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可选择下列①和③(填序号)药品进行实验.
①5g粉末状氯酸钾和1g粉末状氧化铁; ②5g块态氯酸钾和1g粉末状氧化铁;
③5g粉末状氯酸钾和1g块状氧化铁;   ④5g块状氯酸钾和2g粉末状氧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蒿素中含有42个原子
B.C15H22O5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C.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2007年3月21日,我国公布了111号元素中文名称为?,符号为Rg,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11,R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则中子数是1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