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
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
B.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尿素
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燃科
D.将石油精炼,制备新材料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Ⅰ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证据是_______.
(3)步骤I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步骤Ⅲ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B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 |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D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例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2)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
(3)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
(4)若B与F连接,则F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若B与G连接,则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B与H连接,则H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G,其中C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C.气体E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D.红色固体G可由金属Ag与CuSO4溶液直接反应得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里“加碳食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__(选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人体缺“碘”可能会引发的疾病是___________。
(2)牛奶、鸡蛋、瘦肉均可补充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__。
(3)为防止路边的铁质栏杆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利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某农田土壤的pH=4,为改良此土壤应该施加适量的______。
(5)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气压的关系是_______。
(6)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除媒和石油外,还有_________,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家用煤炉中的蜂窝煤有12孔、14孔,甚至16孔等多个品种,孔道越多燃烧越充分,理由是________。
(2)今年入冬以来,岑溪多地曾发生山火,森林灭火的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前的地段开辟防火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通常状况下,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①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研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应将试管a中的红磷换成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配制50g质量分数5%的KNO3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KNO3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A. 所用KNO3固体中含有水分
B. 量简量水时俯视刻度线
C. KNO3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
D. 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属于混合物
B.所有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不发生变化
C.此反应过程中只有物质变化,没有能量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