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水中的白磷________,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均填“燃烧”或“不燃烧”)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两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________ (填序号);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 (填序号)。

(3) 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与老师设计的实验相比,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

不燃烧不燃烧燃烧②④③④能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2)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的变量是:温度,有冷水,有热水,有热水的必须能够燃烧,其它变量均相同,所以②④符合这一说法;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的变量是:是否接触空气,有空气燃烧的,有不通空气不燃烧的,其它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册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 氧分子的体积 B. 构成氧分子的原子

C. 氧气的化学性质 D. 氧分子的间隔

D 【解析】 A、氧气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时,分子的体积并没有改变,变化的是氧分子间距离,选项错误;B、无论是氧气还是液氧中的氧分子均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选项错误;C、不管氧气还是液氧均由氧分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变,选项错误;D、由A可知,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题(五)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基本反应类型生成二氧化碳的是( )

A. 酒精 B. 木炭 C. 碳酸钙 D. 一氧化碳

A 【解析】 A、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但不是基本反应类型,故错误;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C、碳酸钙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田间焚烧秸秆

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河流

C. 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D.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

C 【解析】 A、田间焚烧秸秆,会造成成空气污染,故A不正确; B、随意排放污水会造成水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正确; C、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会加重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海水 B. 加碘食盐 C. 食醋 D. 二氧化硫

D 【解析】 A、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加碘食盐中有氯化钠和碘酸钾,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食醋中有醋酸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二氧化硫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可燃冰属于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 _______。

A.H2和CO B.H2和C2H2 C.C2H2和C2H4 D.CO和C2H4

混合物化学变化CH4+2O2CO2+2H2OBCD 【解析】 (1)可燃冰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此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 (3)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4) 甲烷中,碳元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 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 D.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 【解析】 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故A错误;B、钻木取火的过程是钻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物质的内能增加,从而使得温度升高,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故B正确;C、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降低着火点,故C错误;D、向着火的电器上浇水,可能会因水的导电性而使扑火者触电,或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全册《第2单元 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最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 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索组成的

D.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D 【解析】 A、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就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故A正确;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是为了减少误差,必须接通直流电源,不能用交流电,故B正确;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是一种氧化物,水是一种化合物,故C正确;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D错误. 故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18届九年级3月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青霉素的药瓶、注射器和眼药水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缓缓推动注射器活塞,滴入稀硫酸后,在眼药水瓶中即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中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

B. 上下两片滤纸条变红,只能证明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 该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该微型实验具有所用药品量少,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等优点

B 【解析】A、稀硫酸没有挥发性,盐酸有挥发性,会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也可以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所以该实验中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故正确; B、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能证明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底部的石蕊试纸先变红,而上边的石蕊试纸后变红,还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故错误; C、导管口处的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正确; D、微型实验具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