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喷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存在压强差.
(1)如图(a)是一个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B.
A.HCl和H2O     B.O2和H2
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D.
A. Cu与稀盐酸     B. NaHCO3与NaOH溶液
C. CaCO3与稀硫酸     D. NH4H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b)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升温,使酒精加快挥发锥形瓶内气压增大而产生喷泉.
(3)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b装置的原理相似.

分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以及物理压强知识的结合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A.HCl和H2O混合,则氯化氢会溶于水而导致气体减少,压强变小,会形成喷泉;
B、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会导致压强大的变化,不会形成喷泉;
C.氨气易溶于水,会导致气体减少,压强变小,会形成喷泉;
D.CO2和NaOH溶液会反应导致气体减少,压强变小,会形成喷泉;
故填:B;
(2)①A. Cu与稀盐酸不反应,锥形瓶内的压强不变,不会形成喷泉;
B. NaHCO3与NaOH溶液混合不会产生气体,压强不变,不会形成喷泉;
C. Ca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生成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会阻止反应的进行,压强变化不大,不会形成喷泉;
D. NH4H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压强增大,会形成喷泉;
故填:D;
②要形成喷泉,则是该物质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正确;食盐溶于水温度不变,错误;硝酸钾溶于水温度降低,错误;硫酸铜溶于水温度不变,错误,故填: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升温,使酒精加快挥发锥形瓶内气压增大而产生喷泉;
(3)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b装置类似,故填: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压强知识的结合,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下列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叶片直接放入水中加热
B.
叶片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
C.
叶片放在水中再放入酒精中加热
D.
叶片直接放在酒精中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均衡膳食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大多数中学生喜欢吃“洋快餐”,某些“洋快餐”含有致癌毒素--丙稀酰胺(C3H5ON),从而影响中学生的健康.经测定,7.1g丙稀酰胺与一定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二氮.
(1)丙稀酰胺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和氮元素元素(填元素名称)
(2)7.1g丙稀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液体能导电的是(  )
A.蔗糖水B.澄清石灰水C.蒸馏水D.酒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根据碱的性质,对Fe(OH)3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Fe(OH)3置于水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Fe(OH)3和BaSO4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C.Fe(OH)3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以上三项都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我国科考队在重测珠穆朗玛峰高度时,发现珠峰冰川消融区面积不断扩大.大自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1)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的最主要是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人口激增、人类活动频繁,森林面积因滥砍滥伐而急剧减少等因素造成的.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X+H2O.化工原料X的化学式为CH3OH或CH4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实验室进行的制取二氧化碳的活动与探索中,老师提供如图1的仪器:

(1)图中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
(2)请你组装两套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填仪器的序号).
方案一:①②③⑦;
方案二:②④⑦.
(3)小林很积极,另外安装了如图2所示的发生装置,但小欣发现一处错误,这处错误是长颈漏斗的下端未插入液面下,其造成的后果是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上口逸出.

(4)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稀盐酸和固体甲,甲的名称是石灰石;查阅资料知: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
某同学用浓盐酸和甲在自己设计的(2)装置中制取CO2,并将该气体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如图3),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BC(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5)图4为小茜同学设计并进行有关CO2性质的探究实验过程,烧杯中放置的是充有空气的气球.请回答: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6)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物质X、Y、Z发生反应:X+3Y═2Z,现有6gX与一定质量的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gZ,则X、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
A.3:1B.1:2C.3:2D.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②通过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均可制得水
③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④棉花、羊毛、塑料和天然橡胶等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