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2)小明设计了如右图的制取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O2↑+2H2O
【答案】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判断;
(2)根据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依据氧气能助燃检验氧气;
(3)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4)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可知这几种仪器分别是:铁架台,试管,集气瓶;
故答案为:铁架台;试管;集气瓶;
(2)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方程式是2H2O2O2↑+2H2O,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
2H2O2O2↑+2H2O;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3)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同时生成水和氯化钙,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
CaCO3+2HCl═CaCl2+H2O+CO2↑;向上排空气;
(4)根据实验现象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气体全部被吸收,而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只被吸收一半,可知用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更纯净,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
能;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净.
点评:通过解答此题进一步了解和巩固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及检验、收集方法,并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学习常用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
精英家教网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
 
减小推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
 
来推测水的组成的.而C实验与
 
(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
探究2:研究常见物质的性质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图1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
 

(2)图2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
 
,其目的为
 

(3)图1和图2实验中涉及反应的共同点是
 

探究3:研究常见气体的制取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请回答:
精英家教网
(1)写出A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收集装置应选择
 
,若用C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气口为
 
(填a或b).
(4)甲、乙、丙三名同学用所选装置合作实验过程中,橡皮塞突然弹飞,并有少量的液体溅到实验台和衣服上.就此异常现象三名同学探究如下:
[问题]为什么橡皮塞瞬间会突然弹飞呢?
[查阅资料]①容器内瞬间产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可能导致橡皮塞弹飞;
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猜想]甲同学:导气管堵塞或弯折造成的.
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的.
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过大造成的.
[分析验证]通过检查实验装置发现导气管没有堵塞、弯折的情况;与实验成功的小组同学交流,得知各小组所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同.于是他们否定了
 
两名同学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另一名同学的猜想是导致本次实验橡皮塞弹飞的主要原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交流反思]
老师建议他们可以通过改进发生装置的方法,避免橡皮塞弹飞.你对所选的发生装置有何改进设想?(语言叙述或画图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如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试回答:
(1)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表达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2)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B
B

(3)甲、乙、丙三名同学用所选装置合作实验过程中,胶塞突然弹飞,并有少量的液体溅到实验台和衣服上.就此异常现象三名同学探究如下:
问题:为什么胶塞会突然弹飞呢?
查阅资料:①容器内瞬间产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可能导致胶塞弹飞.
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猜想:甲同学:导气管堵塞或弯折造成的.
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的.
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过大造成的.
分析验证:通过检查实验装置发现导气管没有堵塞、弯折的情况;与实验成功的小组同学交流,得知各小组所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同.于是他们否定了
甲和丙
甲和丙
两名同学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另一名同学的猜想是导致本次实验胶塞弹飞的主要原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交流反思:①老师建议他们可以通过改进发生装置的方法,避免胶塞弹飞.你对所选的发生装置有何改进设想?(语言叙述或画图均可)
换成一容积较大的反应容器(如用广口瓶、烧瓶、锥形瓶等)或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注射器等(加入液体)(合理即可、画图合理也可)
换成一容积较大的反应容器(如用广口瓶、烧瓶、锥形瓶等)或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注射器等(加入液体)(合理即可、画图合理也可)

②实验结束后,有的同学发现衣服和手上出现有白色的斑点,手上还微微发痛.由此联想到过氧化氢溶液还可能具有
腐蚀性(或氧化性、漂白性)
腐蚀性(或氧化性、漂白性)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给定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集气瓶
集气瓶

(2)现实验室要用C装置作氧气的发生装置,应先在锥形瓶里放入的物质是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然后从长颈漏斗倒入物质是
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装置漏气
装置漏气

(3)若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为原料用装置B制氧气,但是试管口还要放
一团棉花
一团棉花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D
D
(填字母)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固体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A
A
;已知乙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F
F
,如果用装置G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a
a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③、④的仪器名称:①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②
锥形瓶
锥形瓶
;③
铁架台
铁架台
;④
水槽
水槽

(2)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B和
D
D
E
E
(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B装置中还缺少
棉花
棉花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陈超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
催化
催化
作用.
实验结束后,陈超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为什么不会复燃?”
请你帮助陈超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气密性不良
气密性不良

(4)“氧立得”是家庭供氧气的最新产品,它是利用过氧化钠固体压片和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的原理制成的,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在过氧化钠固体压片中常添加不和水反应的辅料(如淀粉).
①若实验室用过氧化钠固体压片制取氧气,可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A
A

②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产生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钠+水→氢氧化钠+氧气
过氧化钠+水→氢氧化钠+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指出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酒精灯
;b:
试管
试管
;c:
铁架台
铁架台

(2)指出图中的错误(至少两条)
①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②夹试管没有夹在离试管口
1
3
的地方;③导管伸入试管过长,导管只需要露出橡胶塞一点点即可;④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①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②夹试管没有夹在离试管口
1
3
的地方;③导管伸入试管过长,导管只需要露出橡胶塞一点点即可;④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请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实验结束后,先从水槽拿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为什么?
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5)计算:
a、KMnO4相对分子质量
158
158

b、KMnO4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9:55:64
39:55:64

c、KMn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精确到0.1%)
40.5%
4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