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2?贵阳)从图象获取信息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技能.在分析图象时,要注意横坐标与纵坐标表示的含义.结合表格与图进行分析,能够正确的反映图象关系的选项是(  )
选项 变化过程 横坐标表示 纵坐标表示
A. 氧化钙固体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放置时间 固体质量
B. 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
液至过量
碳酸钠溶液质量 沉淀质量
C. 向20℃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逐渐加
入氯化钠固体
加入氯化钠固体
质量
溶剂质量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水 水的质量 溶液PH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导致固体质量增加;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碱性溶液的pH随溶液变稀而逐渐减小.
解答:解:A、氧化钙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导致固体质量增加,但是图象中固体的质量是从零开始,故A错误;
B、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溶液,则会不断生成沉淀,当氢氧化钙完全消耗尽,则沉淀质量不再改变,故B正确;
C、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不会出现溶解质量增加的现象,故C错误;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则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溶液碱性减弱,则pH不断减小,不会出现增大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反应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贵阳)对比分析是化学研究和学习基本方法.甲、乙、丙三位同学利用如图中的装置,围绕“用称量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并分析实验条件”这一探究目的开展活动.

[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甲将白磷和反应装置、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和碳酸钠粉末的烧杯,分别放在两个托盘天平上,并用砝码使天平平衡.丙对石棉网和打磨干净的镁条进行称量.
②三位同学分别利用装置进行化学反应.
③甲、乙同学在反应结束且甲的装置冷却后,将反应装置及装置内的物质放在反应前使用的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丙同学实验结束后称量石棉网和石棉网上氧化镁的质量,比较反应前后质量.
[实验分析]
(1)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
实验现象
甲同学
①白磷燃烧,产生浓浓的白烟,放出热量,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天平平衡
①白磷燃烧,产生浓浓的白烟,放出热量,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天平平衡
4P+502
 点燃 
.
 
2P2O5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乙同学
②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
②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
③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Na2CO3+2HCl=2NaCl+H2O+CO2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丙同学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
白色固体.反应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
④2Mg+O2
 点燃 
.
 
2MgO
④2Mg+O2
 点燃 
.
 
2MgO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比较甲、丙同学的实验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生成物都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B
B

A、酸          B、氧化物         C、碱          D、盐
(3)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甲乙两位同学发现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正确的,但结论却是错误的.在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请分析导致丙同学实验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有
反应前未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部分外溢,无法称量
反应前未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部分外溢,无法称量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反思:
(4)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