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驱虫辟邪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 式为 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黄酮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黄酮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 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8:1
C. 黄酮素由 27 个原子构成
D. 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2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岳池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__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2℃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中,所含溶剂的质量最少是_____;
(4)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溶液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_______的固体(选填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燃烧
B.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D.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泗洪县新星城南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 ;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58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59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60 ,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1 。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62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6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泗洪县新星城南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 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
C. 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检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检变大
D. 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高碑店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还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报告。
实验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 | 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_____ |
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 发出_____火焰 | ||
B | 取一根长2cm直径为5cm粗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 不发生燃烧 | _____ |
取一根长2cm直径为5cm的螺旋状细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 _____,放热 |
反思与结论:(1)实验中集气瓶内都要留少量的水,其中水可以由细砂代替的是_____(填“A”或“B”)
(2)通过比较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高碑店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依次表示原子、离子、离子
B.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C. 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
D.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高碑店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中含量最多,能做保护气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段考(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7:3,则甲、乙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1
B. 反应前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C. 该反应中丁一定是催化剂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