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其对应方程式为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由于反应中二氧化碳为气体,所以生成的氧气不能添加气体符号.
(2)图①中仪器a的名称是 锥形瓶.实验室用图②装置制取氧气时,由于试管口没有棉花团,所以孩子能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受热分解的反应,即其化学方程式 2KClO
32KCl+3O
2↑.
(3)某同学在加热KClO
3制O
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
2的速率很慢,仅仅反应慢,所以只能是忘记使用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反应的速率.
(4)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如果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并用图③装置进行收集,由于是使用排空气收集,所以根据其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即长进短出,则气体应从 C端通入.如果储气罐中氯气泄露时,由于提示信息说氯气能溶于水,所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O
2+Ca(OH)
2=CaCO
3↓+H
2O
44 100
x 5g
=
x=2.2g.
则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100%=22%.
故答案为:(1)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2)锥形瓶. 2KClO
32KCl+3O
2↑.
(3)忘记使用催化剂.(4)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5)22%.
分析:(1)本题是信息给予题,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这个反应在飞船上最大的优点是将人排除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掉(水和过氧化钠也能反应生成氧气,其反应为2H
2O+2Na
2O
2=4NaOH+O
2↑),同时生成氧气,供舱内人员继续使用.
(2)图1和图2都可以制取氧气,图1时常温下制取氧气的,其中使用到了锥形瓶.图2制取氧气时,由于试管口没有棉花团,所以只能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
(3)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仅仅是反应进行的较慢,应该忘记使用催化剂,因为催化剂影响到的是反应的速度,而不能影响是否产生气体或者产生气体的多少.
(4)由于氯气是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解于水,所以当用图③收集时应该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所以应该是长进短出,从C进入.而泄漏现场逃生时,由于提示信息是氯气能溶解于水,所以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体内导致中毒.
(5)要求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需要知道二氧化碳的质量,而二氧化碳可以借助生成的碳酸钙而进行求算.
点评:信息给予题解答中要注意对信息的有效处理,如氯气的那些信息,对收集有用处的是密度和溶解性,而对氯气的处理则可以借助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进行(氯气现场逃生用肥皂水湿过的毛巾捂住口鼻效果更好,因为氯气能与碱性物质反应,本题没有提示,但是大家可以作为一点生存经验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