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

(1)写 出仪器a,b的名称:a是酒精灯,b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代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F.实验室还可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3)①若用B和D装置制取氧气,B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氧气的验满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用D装置收集氧气体现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若用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填“a”或“b”)端通入.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也可以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具体操作为向装置中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推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长颈漏斗末端有气泡逸出,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3)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用注射器F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将注射器F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F的活塞,观察现象;

解答 解:
(1)a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b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A装置;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F装置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F;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3)①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氧气的验满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用D装置收集氧气体现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端通入.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用注射器C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到长颈漏斗末端有气泡逸出,表示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
答案:
(1)酒精灯;锥形瓶;
(2)A;F;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3)①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密度比空气大;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浸没长颈漏斗末端;长颈漏斗末端有气泡逸出.

点评 本题考查仪器的用途、装置的选择、文字表达式的书写,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有一种未知浓度的稀硫酸600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中共收集到氢气1.2g,求:
(1)有多少克锌粉参加反应?
(2)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  )
A.COB.O2C.N2O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实验小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几个实验:如图1,收集两塑料瓶(500mL)二氧化碳气体,向甲瓶中加入150mL澄清石灰水、乙瓶中加入150mL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①甲中出现的现象有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变瘪.
②由乙中出现的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1)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之间存在的另外一个规律并排序.
规律排序
示例: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大到小CO2、C2H4、C2H2、CH4
(2)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
元素NaMgSiP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234567
原子半径(10-10m)1.861.601.431.101.020.994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1+2+4
-4
+5
-3
+7
-1
经分析得出: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3)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且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下列各组中的粒子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B(填序号)
A.NO和O2+    B.CO和N2    C.NO2和CO2    D.SO2和C1O2
(4)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由H、C、O、S等4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已知A~D均含一种相同元素,A、B、D均为氧化物,A是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且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B、D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在常温下均为液态,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大,C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回答:
①A的化学式为CO;
②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请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Fe:铁元素、1个铁原子、铁
S2-:硫离子  
H:氢元素、1个氢原子
2O2:2个氧分子  
2Al3+:2个铝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将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或者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内
(1)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的是原子.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
(3)带电荷的粒子是离子、质子、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1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0gB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t2℃时,将A和C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含有A和C
B.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C.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
D.t1℃时,欲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
(4)如图2所示,向放有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形瓶中C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镁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C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下列事实分别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1)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3)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分子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