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回答下列有关化学问题
(1)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是因为氮气_____;
(2)“梅花香自苦寒来”,远处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
(3)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_____(填“高”或“低”);
(4)硬铝、不锈钢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它们属于_____(填“合金”或“纯金属”);
(5)化学实验室应配备用以灭火的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_____;
(6)碱式碳酸铝镁 AlaMgb(OH)c(CO3)d可用作抗酸药和阻燃剂,化学式中的 a,b,c,d 需满足的代数关系式为 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山区所饮用的水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漂白粉)→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_____。(填操作名称)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填字母编号)
(3)该户居民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_____
(4)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来检验。
(5)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生活可采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6)我国淡水资源非常有限,请列举一种日常生活中节水的方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只知它们分别是氯化钠和碳酸钡(难溶于水),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将它们区分开来。将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河水含泥沙、细菌等杂质,需要净化处理成自来水。某市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进水一沉淀池→沙滤池一吸附池→杀菌池→用户
(1)为了使沉淀池的悬浮物沉降,通常可加入_____。
(2)沙滤池可将_____过滤除去。
(3)活性炭吸附池的作用是_____。
(4)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_____,搅拌,如果观察到_____,则样品为软水。
(5)软化硬水的方法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2)米汤遇碘水变蓝,说明米汤中含有___________,食用后成为人体提供能量。
(3)铁制品生锈是铁与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银锌纽扣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主要发生的反应为:Zn+X+H2O═Zn(OH)2+2Ag,反应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 nm=10-9 m)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B.纳米碳管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则该水属于_________(填“软水”或“硬水”)。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成饮用水,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_________作用。
(3)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4)人类不仅面临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面临水体污染的危害。请写出一种防止水污染的措施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这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H2、CH4B.CO2、COC.H2、CH4、COD.CH4、C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