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3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张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d中溶质质量大于溶液c中的溶质质量
D. 溶液a和溶液b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装置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B. 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 质量守恒体现在数值上的关系:4+1=5
D. 反应中甲、丁物质的质量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X和Y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11:9,且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与生成W的质量比为4:9,则反应中消耗X和Y的质量比为
A. 1:4 B. 4:1 C. 1:2 D.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比较铝与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猜想二:试管Ⅱ中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
猜想三: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填序号),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填序号),做对比实验。
A.硫酸铜B.氯化钠C.硫酸钠D.浓盐酸
(4)通过(3)中的对比实验,观察到试管Ⅱ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Ⅰ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进行下列对比试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A. 用氯化钙溶液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B. 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用铁钉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 用镁、锌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酸碱盐知识后,同学们知道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甲组同学进行右图所示的实验,却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提出问题】未观察到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和假设】
①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
②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合理,其理由是 。
【进行实验】乙组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探究猜想② | 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 碳酸钠溶液浓度/% | 是否浑浊 |
10 | 不浑浊 | ||
5 | 不浑浊 | ||
1 | 浑浊 | ||
0.5 | 浑浊 |
【解释与结论】
(1)补全上述实验操作: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
(2)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乙组实验证明:猜想②不成立,碳酸钠溶液浓度在0.5~10%的范围内,能否出现浑浊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 。
【实验反思】
(1)丙组同学对乙组所做实验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进行探究。设计了多组实验,其中部分同学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丙组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
(2)依据乙、丙两组的实验探究,丁组同学仍使用甲组的仪器和药品对甲组实验进行了改进,当滴入几滴某溶液后,溶液迅速变浑浊。其实验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