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食品变质,食品包装时可将氮气充入
B.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
C.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D.腌制的泡菜富含亚硝酸盐,多吃无妨

分析 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B、根据天然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解答;
D、根据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把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时,能使食品和氧气隔绝,从而延缓食品变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B、天然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家中天然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风扇,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因此室内放一盆水不可防止煤气中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不宜多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对知识归纳、总结中,正确的是(  )
A.有可燃性的物质:氢气、石蜡、氧气
B.实验室常用的碱:火碱、烧碱、纯碱
C.易挥发的物质:浓硝酸、浓盐酸、浓氨水
D.溶解于水时,能使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氧化钙、浓硫酸、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小红在实验室针对水做了以下四个实验,其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用途中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B.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C.浓硫酸用作干燥剂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观察如图并回答问题:

由图可知,HC1与NaOH的反应实质是H+和OH-之间的反应,Na+和Cl-并没有参加反应,此反应可表示为: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称为离子方程式,任何复分解反应都可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练习】按照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与Cu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OH-=Cu(OH)2↓.
H2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32-=H2O+CO2↑.
【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反应.
【应用】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C.
A.Na+、Mg2+、Cl-、SO42-B.Na+、K+、SO42-、CO32-
C.Na+、Ba2+、Cl-、NO3-          D.Ca2+、Cu2+、N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以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煤的分馏B.活性炭吸附C.石油中分离汽油D.氢氧化钠的潮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形成的化合物,D为难溶性碱,其实B也可转化为A,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若A是常见的干燥剂,C是白色难溶性固体,则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不会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于2016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轨道交通2号线将于2017年10月1日开通运营,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示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铝合金.
(2)列车表面喷漆除了美观外,主要是为了防治外壳生锈,其防锈原理为隔绝水和氧气(或空气).
(3)地铁隧道施工中常用氢氧化镁固体作为阻燃剂,其受热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镁粉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frac{\underline{\;\;△\;\;}}{\;}$MgO+H2O↑,用氢氧化镁灭火的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或隔绝空气.
(4)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铝热剂在焊接时发生的反应为2Al+X$\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则X的化学式为Fe2O3,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