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碳元素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碳单质的结构图示中,表示石墨的是B(填编号).

(2)煤燃烧时上方所出现的蓝色火焰是CO燃烧产生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下是固定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CO2+2NH3 $\frac{\underline{\;高温高压\;}}{\;}$CO(NH22+X,此反应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4)现代文明追求“低碳生活”-指耗能尽量少,从而使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得以减低的生活.请举出一项“低碳生活”的具体行为:双面使用纸.

分析 (1)通过对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判断解决.
(2)一氧化碳燃烧火焰呈蓝色,且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4)根据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解答.

解答 解:(1)石墨中碳原子以平面层状结构键合在一起,层与层之间键合比较脆弱,因此层与层之间容易被滑动而分开.故B是石墨.
故选B;
(2)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煤气灶上方产生蓝色火焰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故填: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3)CO2+2NH3 $\frac{\underline{\;高温高压\;}}{\;}$CO(NH22+X,反应前含有1个C原子,2个O原子,2个N原子,6个H原子,反应后含有1个C原子,1个O原子,2个N原子,4个H原子,故X中含有2个H原子,1个O原子,故X是水,故填:H2O;
(4)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双面使用纸能减少森林的砍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填:双面使用纸.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探究性活动中,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写出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②反应结束后,甲、乙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以下问题:
(Ⅰ)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
(Ⅱ)甲同学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HCl、CaCl2
③丙同学从实验②的废液缸中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丙同学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探究步骤实验现象
检验滤液中有碳酸钠并将其除尽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产生气泡
检验滤液中有NaClB.向实验A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探究结论】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碳酸钠和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选项(  )
选项事实解释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不同
B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构成氯化钠的粒子种类变化了
C盐酸、硫酸显酸性溶液中阳离子都只含有氢离子
D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分别打开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瓶盖,通过观察瓶口现象即可将它们鉴别开,其原理是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氢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甲烷(CH4)、乙醇(C2H5OH)等在生产、生活及实验中用途广泛,请回答:
(1)乙醇属于③(填序号).
①氧化物 ②碱 ③有机物
(2)将少量碘加入酒精中,充分搅拌至碘溶解,酒精在这里可称作②(填序号).
①溶液  ②溶剂  ③溶质
(3)一定条件下,4.8g CH4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5.6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
元素名称
(1)上表元素中,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号是Al;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符号是O;水中含有的+1价的元素符号是H;
(2)氯化钙的化学式CaCl2;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
(3)如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B(填字母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C(填字母序号).选用表中元素,表示A图中的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H2 、O2 (或Cl2)(写出两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frac{\underline{\;高温\;}}{\;}$CO+H2,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再滴加稀盐酸,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该实验中观察到现象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加稀盐酸,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液体,其反应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水分子.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
(4)“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3),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ABC(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氧气具有可燃性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氧气B.氮气C.液化气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