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D是黑色固体,B、C、E是无色气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C,D中含有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
 
;B的化学式是
 

(2)E转化到D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评述C物质的“利”与“弊”(各举一例):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D中含有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所以D中含有铁元素,D是“黑色固体”,含有铁的黑色固体可能是四氧化三铁或氧化亚铁;气体E能反应生成气体C和B,也能生成D,则E可能是氧气,氧气能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D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C可能是二氧化碳,A是黑色固体,能生成二氧化碳,则A可能是炭,炭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B可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解答:解:(1)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D中含有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所以D中含有铁元素,D是“黑色固体”,含有铁的黑色固体可能是四氧化三铁或氧化亚铁;气体E能反应生成气体C和B,也能生成D,则E可能是氧气,氧气能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D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C可能是二氧化碳,A是黑色固体,能生成二氧化碳,则A可能是炭,炭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B可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意,推导合理,所以A物质是炭;
(2)由上述分析可知E是氧气,能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点燃 
.
 
Fe3O4
(3)通过推导可知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的性质,可用于灭火,也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但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利是:可用于光合作用,弊是:会导致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
(1)炭; CO.
(2)3Fe+2O2
 点燃 
.
 
Fe3O4
(3)利是:可用于光合作用,弊是:会导致温室效应.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地质考察人员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4X+11O2
 点燃 
.
 
2Fe2O3+8SO2.则X的化学式为(  )
A、FeS2
B、FeSO4
C、FeS
D、Fe2S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浓氨水,在b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现象解释
 Ab烧杯溶液变红色a中氨分子运动到b中,氨气溶于水,氨水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Ba烧杯溶液变红色b中酚酞分子运动到a中,氨气与酚酞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Cb烧杯溶液为无色a中氨分子没有运动
 Da烧杯溶液为无色b中酚酞分子运动到a中,氨水呈中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氮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肥等工业.工业常用PSA变压吸
附制氮气,某学习小组查阅到相关制氮气工艺流程,并展开学习,请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
1碳分子筛对不同气体的吸附强度不同,由于氧分子通过碳分子筛微孔系统的狭窄空隙的扩散速度比氮分子快得多.因此,当加压时它对氧优先吸附.
2气压越大,碳分子筛吸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3碳分子筛可以再生,能重复使用.

(1)吸附塔中碳分子筛具有吸附性,这种性质是
 
(填“化学”、“物理”)性质,
(2)根据资料,碳分子筛再生的方法是
 

(3)相比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该工艺的优点是
 

(4)氮气可作食品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
 
(填“稳定”、“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牙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的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它的生产过程如下:

试回答:
(1)矿石A中主要成分里的阳离子符号为
 
;D的化学式为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填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该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
A、CO(NH22
B、K2SO4
C、KNO3
D、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不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的是(  )
A、氯化铁,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硫酸钾
B、氯化镁、氢氧化钾、硫酸、硝酸铵
C、氯化钡、氯化锌、硫酸钠、硝酸铜
D、盐酸、碳酸钾、硫酸钠、氯化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雪用如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液漏斗与试管间的橡胶管仅有使液体顺利下滴的作用
B、若实验中稀硫酸不足,可以拔下分液漏斗上方的橡皮塞添加
C、该测定还需要的数据是此温度、压强下氢气的密度
D、实验结束时,需冷却至室温并将量气管缓缓下移至两侧液面相平再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1020304050607080
溶解度/g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
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2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KNO3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
 
(可多选).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3)今年我区进行了部分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题目之一是“配制4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3所示.①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填序号).
A.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          B.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C.右盘中减少砝码                D.左盘中增加食盐
②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3B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③图3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
 
.若配制过程中,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子上,其他操作均规范,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或“<”,或“=”)5%.
④在图3D中细口瓶所贴的标签上写出合适的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