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里用①与②组合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③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从
 
端通入(填“A”或“B”).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解答:解: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可以用①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②装置收集;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可以用①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②装置收集;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因为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③装置收集时,气体从B端通入.
故填:2H2O2
 MnO2 
.
 
2H2O+O2↑ 或CaCO3+2HCl═CaCl2+H2O+CO2↑;B.
点评: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C、
液体加热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水结成冰
C、钢铁生锈D、干冰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从宏观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省今年部分城市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大了空气中PM2.5的浓度,出现雾霾天气.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2)如图是对燃烧条件及过程的探究.A中蜡烛燃烧一会熄灭,B中蜡烛正常燃烧,A、B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是
 
.C实验应用的灭火原理是
 

(3)D实验中小碟底部有蜡烛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粒,石蜡和汽油都是石油的产品,为了减少汽车PM2.5颗粒物排放,你对燃油汽车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建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药厂生产的盖中盖高钙片标签,为检验其含钙量是否与标签相符,取一片高钙片于试管中,滴加50克足量的稀盐酸(假定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2.06克.
求:
(1)一片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
(2)该药厂生产的钙片是否合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初中常见物质A、B、C、D、E、X的相互转化关系见如图.已知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X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B是红色粉末.
(1)若E溶液呈浅绿色,则B是(写化学式,下同)
 
,C是
 
,E是
 
,X是
 
.①、②的反应方程式分别是:①
 

 

(2)若E是红褐色沉淀,则A是
 
,E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旨在改善全球大气质量的《京都议定书》自2005年3月生效.为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进一步增加,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把食盐溶解为溶液便于人体的吸收,食盐溶液中含有的带电粒子是
 
,(填些粒子符号),中性粒子是
 
.(填些粒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