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湿衣晒干 D.酒精挥发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1)A实验中,通过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2)B实验的现象是。
(3)C中细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学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别写出下列各元素符号的名称
(1)H_____;
(2)He_____;
(3)C_____;
(4)Si_____;
(5)Al_____;
(6)Mn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A. 115B. 49C. 66D. 1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Cu2+、H+、SO42-、CI-B. Na+、H+、HCO3-、NO3-
C. K+、Ca2+、OH-、CO32-D. Ba2+、Na+、CI-、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见妈妈买了些取暖袋,他很好奇,打开了一袋,发现里面是黑色的粉末。小明提出了问题:取暖袋中是哪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而释放热量呢?
【查找资料】
①取暖袋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三部分组成。原料层中的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活性炭、蛭石、可溶性无机盐、吸水性树脂(含水)。
②蛭石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保温材料,起保温作用;吸水性树脂可反复释水、吸水,起吸水、保水的作用;二者均不参加化学反应。
③使用时应注意事项:不使用产品时请勿拆开密封包装。
【提出猜想】
①可溶性无机盐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一种或几种。
②取暖袋发热时,可能是铁粉、氧气、无机盐、水、活性炭几种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准备】
用NaCl溶液、Na2SO4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确定无机盐的成分小明查阅了如下资料。
NaCl溶液 | Na2SO4溶液 | Na2CO3溶液 | |
加入稀盐酸 | 无明显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现象是________。 |
加入BaCl2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产生白色沉淀 | 产生白色沉淀 |
加入AgNO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略呈浑浊 | 产生淡黄色沉淀 |
(1)现象I是。
(2)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则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3)【实验过程】
分别取没有使用的取暖袋和失效后的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完成以下实验,探究无机盐的成分及参加反应的物质。
序号 | 加入试剂及操作 | 没有使用的暖袋 | 失效后的暖袋 |
I | 加入足量水观察 | 无色溶液,大量固体在烧杯底部 | 无色溶液,大量固体在烧杯底部 |
Ⅱ |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盐酸 | 无变化 | 无变化 |
Ⅲ |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 | 无变化 | 无变化 |
Ⅳ | 取I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Ⅴ | 另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盐酸 | 大量气泡,溶液呈浅绿色 | 无气泡,溶液呈黄色溶液 |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取暖袋中无机盐的成分是。
②取暖袋发热时,原料层中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是。
(4)小明提出,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请你帮小明设计一套装置,装置图为 , 证明氧气参加了反应。
(5)【反思与评价】IV中的现象判定无机盐未参加反应。他的结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并解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几种物质①盐酸②金刚石③烧碱④熟石灰⑤氢气,请选择合适的编号回答:
(1)可用来除铁锈的是______;
(2)可用来降低酸性土壤,改进土壤结构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K1和K2处于关闭状态。分别进行以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夹持仪器省略,分液漏斗加入液体后关闭活塞)
(1)若打开K1 , 在甲中放入适量二氧化锰,从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5%过氧化氢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验证乙中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反应后从甲中分离出二氧化锰的操作是。
(2)若打开K2 , 甲中放入大理石,乙中盛放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甲乙均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