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实验中,小红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无碳元素,反应后也无碳元素;
【进行实验】利用图I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小红: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则她的猜想错误.
(2)小敏:①用图II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c(填“b”或“c“)端管口连接.
②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铝和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产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②中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反思提升】许多重大科学发 现,源自对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下列科学成果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是B(填序号).
A.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B.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
C.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分析 【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解答;
【进行实验】①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解答;
②根据浓硫酸干燥气体是从长管进解答;
【得出结论】根据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交流讨论】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易发生爆炸解答;
【反思提升】根据研究成果分析解答.

解答 解:【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无碳元素,反应后也无碳元素,故小雨猜想是错误的;
【进行实验】①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则她的猜想是错误的.
②浓硫酸干燥气体是从长管进,用图Ⅱ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c端管口连接;
【得出结论】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交流讨论】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反思提升】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根据研究成果可知: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
故答案为:
【提出猜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无碳元素,反应后也无碳元素;
【进行实验】①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②c;
【得出结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交流讨论】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反思提升】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反应需要加入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2KMnO4+5SO2+2H2O═2MnSO4(无色)+K2SO4+2H2SO4
B.2NaOH+H2SO4═Na2SO4+2H2O
C.Ba(OH)2+H2SO4═BaSO4↓+2H2O
D.Fe(OH)3+3HCl═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含义的是(  )
A.3HB.SO2C.AlD.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与酸、碱反应的性质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
(1)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蓝色沉淀生成;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试管中的液体同时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最终观察到烧杯内只有蓝色溶液,写出该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H2SO4═2H2O+CuSO4
【提出问题】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芳:溶质是Na2SO4、CuSO4、NaOH
小明:溶质是Na2SO4、CuSO4
小华: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
请你判断哪位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并说明理由CuSO4、NaOH相互反应,不能共存.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其他两种假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烧杯内的液体于试管中,并加入少量氧化铜固体  黑色固体溶解 小华观点正确
【交流讨论】查阅资料可知,铜离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为防止环境污染和回收金属铜,工厂在排放含上述成立的废液前要加入过量的BD.
A.NaOH  B.铁粉   C.CaCO3   D.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盐酸和硫酸是常见的酸,某化学学习小组探究了它们的一些性质.
(1)用稀硫酸和盐酸均可以去除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哪种微粒能使氧化铁溶解,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得出初步结论.
①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盛有少量Fe2CO3的试管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振荡 固体不溶解${SO}_{4}^{2-}$或Cl-不能使Fe2O3溶解;H2O分子不能使Fe2O3溶解
②同学们认为不需要做“向Fe2O3中加入水”的对比实验,其中的理由是什么?
(2)同学们把如图1甲、乙所示实验完成后,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当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中有气泡产生.

①经讨论确定,A试管中废液里的溶质是Na2SO4、H2SO4(写化学式,下同);B试管中废液里的溶质是NaCl、Na2CO3
②在丙所示实验过程中有气体产生,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如图2(左)所示为二者溶液混合的探究实验.随着盐酸的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b点时如图呈酸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②当溶液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中氢氧化钠已经不存在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4)称取铜、锌混合物粉末10g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49g稀硫酸,且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5g.请计算: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
(1)n个氢氧根离子nOH-
(2)3个铝原子3Al
(3)2个水分子2H2O
(4)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3}{Fe}$2O3 
(5)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17Y=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
A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
B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加澄清石灰水
C验证锌、铜、金的金属活动性加盐酸
D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加水充分搅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种黑色粉末加热后出现红色物质,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则这种黑色粉末是(  )
A.氧化铜B.二氧化锰
C.木炭粉D.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CuSO4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NaOH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滴加CuSO4溶液的量实验现象
第1-6滴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第7-9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1)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Cu(OH)2,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
(2)已知:Ⅰ.Cu(OH)2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脱水分解生成CuO;Ⅱ.酮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Cu(OH)2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而氢氧化铜分解产生的是黑色固体;
(3)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猜想一:少许Cu(OH)2可溶于足量水中;猜想二:Cu(OH)2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序号实验方法与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
充分振荡
沉淀不消失猜想一错误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NaOH浓溶液中,充分振荡沉淀消失,溶液变成亮蓝色猜想二正确
(4)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Cu(OH)2在浓NaOH溶液中溶解生成Na2Cu(O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2NaOH=Na2Cu(OH)4;根据实验可知饱和CuSO4溶液与饱和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资料Ⅰ显示Cu(OH)2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脱水分解生成CuO,而表格1可知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