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根据你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硬软水常用肥皂水,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2)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利用的是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氧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
(3)适当补充微量元素Zn(填元素符号),可以预防智力低下侏儒症;
(4)日常生活中的漏勺等工具是利用过滤操作的原理使固液分离(填操作名称);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去除水中的异味或有色物质.

分析 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根据沸点不同可以分离液态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
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锌元素,可以预防智力低下侏儒症;
过滤能够把不溶于水的物质和液体分离开来;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

解答 解:(1)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肥皂水;加热煮沸.
(2)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利用的是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
氧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
故填:沸点;分子.
(3)适当补充微量元素Zn,可以预防智力低下侏儒症.
故填:Zn.
(4)日常生活中的漏勺等工具是利用过滤操作的原理使固液分离(填操作名称);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去除水中的异味或有色物质.
故填:过滤;吸附.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①n=8;   
②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周期;
③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C化学性质最相似;
A、氧元素       B、钠元素    C、氯元素      D、硫元素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变成A-(填化学符号,用A表示该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70克该样品与0.90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1,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t1t2t3t4
剩余固体质量/g2.702.221.741.74
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t3时间后,该样品中的氯酸钾已经反应完全.
(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3)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请用适合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氢原子2H;②氦气He;③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Na;
④+3价的铝元素$\stackrel{+3}{Al}$;⑤铁离子Fe3+;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所以一切微粒得到电子都会变成阴离子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C.N2、O2、CO2气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用分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加压的情况下,25m3的石油气可装人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材料二: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明同学利用下列五种装置探究气体制取,请你参与小明同学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上述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
(2)小明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气体检验时,发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不会复燃”请你帮小明找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氧气或收集的氧气不纯(写一个).
写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A装置(填编号,下同),该装置不足的地方是试管口处没有放一团棉花,收集O2可选用D或E装置,写出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请你帮小明排出正确的操作顺序B.(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A.②⑦③⑧①④⑥⑤B.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C.⑤⑦⑧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⑧②④⑥⑤
(4)小明若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他选用B作反应装置(填A或B),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用弹簧夹夹紧导气管,往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如果长颈漏斗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小明同学选用图2的装置制取氧气,你知道小明加入的药品中:
①X是H2O2,Y是MnO2
②刚产生的气体不宜马上收集的原因:刚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空气.
(6)小明同学利用此方法制出的氧气进行了如图3的氧气性质探究活动.现请你根据右下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帮助小杰同学总结归纳出三个共同点,分别是:
①都是氧化反应或都是化合反应;
②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③都有氧气参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CO2复习课上,小组合作激发了师生学习的热情:
(一)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CO2,又可用于探究CO2性质.
说明:
1、装置Ⅰ中盛放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2、装置Ⅲ中在小试管外壁贴有4片试纸:其中两端的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中间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并晒干.
(1)实验时,打开K1,关闭K2,可用来制备CO2.Ⅰ中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Ⅱ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至导管口a处,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
(2)实验时,关闭K1,打开K2,可用于探究CO2的性质.实验时Ⅲ中出现的现象是干燥试纸无变化,湿润试纸由下至上依次变红,有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CO2+H2O═H2CO3,该实验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
(二)同学们把一瓶CO2气体(排空气法收集,并已验满)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有的小组没有观察到水压入瓶中,有的小组观察到少量水压入瓶中.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现象,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按教材的说法“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CO2”,水槽中的水足够把集气瓶中的CO2气体全部溶解,为什么集气瓶中的水面不上升或上升很少呢?
【作出猜想】
1、排空气法收集到的CO2气体可能不纯.
2、CO2溶于水需要时间较长.
3、…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2瓶CO2,重复图B实验,在不同时间测得压入的水量占集气瓶容积的百分数,数据见表1.
(已知: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表1     24小时内CO2溶解情况
气体样本1234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排水法
2小时13.7%15.0%15.3%15.1%
24小时35.7%56.3%94.2%93.6%
【得出结论】
课堂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时间短,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不纯.
【实验反思】
该实验引发了同学们对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及CO2收集方法的思考.
(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
小组同学用容积为150mL 的集气瓶,装入部分水,留一定量的空气,用CO2排出这些水.用此法收集到占空气体积分数不同的CO2气体,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试验不同浓度的C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情况,实验结果见表 2.
表2  占空气体积分数不同的C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情况
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
集气瓶中预留水的体积60mL45mL42mL39mL
CO2的体积分数40%30%X26%
燃着的木条状况不灭
上表中X的值为28%.
(2)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需时间对照
小组同学分4组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分别收集1瓶(集气瓶容积相同)CO2气体,记录所需时间,如表3所示.
表3 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瓶气体所需时间对照
1234
排水法35“43“43“43“
排空气法1'57“1'15“1'4“1'12“
①每次收集气体时,需要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再收集,其原因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②综合上述实验,请你对CO2的两种收集方法做出评价:排水法比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纯度高且收集时间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g固体药品时,先在右盘放10g砝码,后在左盘放药品
B.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胶头取液
C.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后用水冲洗
D.向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直立,后把盛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