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时玻璃仪器底部接触灯芯
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C.试验药液渐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分析 A、加热玻璃仪器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不能接触灯芯;
B、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灭火;
C、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注意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D、烧得过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会破裂;

解答 解:A、加热玻璃仪器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不能接触灯芯,防止玻璃仪器破裂,故A错误;
B、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灭火,操作正确,故B正确.
C、实验中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提倡使用防护眼镜,故C错误;
D、加热后的试管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试管会骤冷而破裂,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

C.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 D.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推断物质的化学式:AH2O2;DC;GSO2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①B→F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
②C→B+H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I.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1)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用清水洗涤,再去取其他药品.
(2)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3)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试管夹从底部向上套,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Ⅱ.试写出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
(4)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标签被腐蚀.
(5)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污染试剂瓶中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80gB按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66gC和36gD.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22g;
(2)组成物质A的元素中,一定有碳、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氢气不纯
C.氢气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的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说明水的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C.原子核中含有6个c和8个bD.原子中含有6个a和8个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为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与双氧水(二氧化锰粉末)B.氧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
C.纯净水与食盐水(看颜色)D.呼出气体和新鲜空气(澄清的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是因为氧气(  )
A.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能溶于水
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