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X+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Na2SiO3
(3)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食盐的来源可以先用海水获取粗盐再用粗盐提纯得到精盐,试分析以下过程后填写下列空白: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溶解.
②海水晒盐与下述操作中A的原理相同.
③上述操作可能用到下列装置,其中装置B的作用是过滤.
(4)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8.0gNaOH固体,预配成20%的溶液,需量取32.0ml蒸馏水,该兴趣小组向配好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低温蒸发,获得固体经称量质量为13.7g.
【提出疑问】通过分析,大家认为得到的固体的质量数据可能有问题,按初中化学现有知识计算,8.0gNaOH若全部转化为Na2CO3,固体的质量应该为10.6g.
【查阅资料】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会生成NaH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H2O+CO2═2NaHCO3
【讨论计算】上述反应中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5.3g;NaHCO3的质量为8.4g;通入CO2的质量为6.6g.

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解答;根据物质的制取以及溶液的配制的知识解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结合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水潮解,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故必须密封保存,故填:潮解;与二氧化碳反应.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X+H2O.反应前含有1个Si原子,4个O原子,2个Na原子,2个H原子,反应后含有2个H原子,1个O原子,故X中含有2个Na原子,1个Si原子,3个O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a2SiO3.故填:Na2SiO3
(3)①操作Ⅰ是溶解,故填:溶解.
②海水晒盐与蒸发的原理相同,故填:A.
③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装置B的作用是过滤,故填:过滤.
(4)称取8.0gNaOH固体,配成20%的溶液,则溶液的质量为:8.0g÷20%=40g,故水的质量为:40g-8.0g=32.0g,故需量取32.0ml蒸馏水,故填:32.0;
【提出疑问】设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x,此时通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则有:
2NaOH-CO2-Na2CO3
80       44       106
8g       a          x
$\frac{80}{106}=\frac{8g}{x}$
x=10.6g
$\frac{80}{44}=\frac{8g}{a}$  a=4.4g
故填:10.6;
【查阅资料】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则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会反应生成NaHCO3,故填:Na2CO3+H2O+CO2═2NaHCO3
【讨论计算】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13.7g,设通入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Na2CO3+H2O+CO2═2NaHCO3
106                  44      168
$\frac{106y}{44}$                y       $\frac{168y}{44}$
(10.6g-$\frac{106y}{44}$)+$\frac{168y}{44}$=13.7g
y=2.2g,
故Na2CO3的质量为10.6g-$\frac{106y}{44}$=5.3g;NaHCO3的质量为$\frac{168y}{44}$=8.4g;通入CO2的质量为(4.4g+2.2g)=6.6g.故填:5.3;8.4;6.6.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碱的性质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整理归纳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B.酸、碱中一定都含有氧元素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的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现有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的氧化镁、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40g,与100g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硫酸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B.4%C.10%D.1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初三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教材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装置设计】甲、乙、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如图装置:

【讨论与探究】(1)甲小组实验中,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加入少量水,其目的是吸收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让装置快速冷却,同时防止锥形瓶局部骤热而炸裂;该实验可观察到现象是白磷燃烧、冒出白烟,小气球先膨胀后收缩.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可能出现的后果是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通过玻璃管扩散到空气中,天平失去平衡.
(2)请根据乙组和丙组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乙组和丙组.
①乙组实验可观察到现象是烧杯内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偏向右盘;此反应遵循(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丙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实验结论】通过甲、乙、丙实验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实验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一下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发生改变,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思与交流】通过对以甲、乙、丙小组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分液漏斗,Y集气瓶.
(2)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填装置字母序号),用排空气法收集的装置为D;若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反应制取O2,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小海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a(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时发现氧气流很不平稳.小涛同学提出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将制取的装置由B换为图中的C装置(填装置字母序号);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如果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25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分别向等质量的铁、锌中滴加稀盐酸
D.
20℃时,向一定量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1)B装置中的注射器与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分液漏斗作用相同.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C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写出一种用途并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为测定Ag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NaCl溶液,向其中加入200g AgNO3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并计算:
(1)M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银、硝酸钠.
(2)Ag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t2℃时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都有晶体析出
C.t1℃时,a、b的溶解度都为20 g
D.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