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碲(Te)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实验室模拟提取碲的一个实验是:取某含碲溶液于烧瓶中,加入适量NaC1,加热到一定温度,持续通入SO2,待反应一定时间,过滤得到粗碲.
(1)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TeOSO4+2SO2+3X$\frac{\underline{\;\;△\;\;}}{\;}$Te↓+3H2SO4,则X为H2O(填化学式).
(2)为探究获得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应条件,某研究小组在控制NaC1浓度和SO2流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对比试验,数据如下:
实验温度/反应时间/h粗蹄沉淀率
A653.065.0
B803.098.9
C802.098.9
d902.097.0
①该小组研究的反应条件是温度和反应时间.
②实验a和b的目的是比较相同时间,不同的反应温度对粗碲沉淀率的影响.
③在上述四组实验中,最佳的反应条件是80℃和2.0h.
④为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可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测定粗碲沉淀率.若再设计对比实验,选择的反应条件还可以是A(填选项).
A.80℃,1.5h   B.80℃,2.5h   C.70℃,2.0h  D.95℃,2.0h.

分析 (1)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解答;
(2)根据表中信息紧系分析解答.

解答 解:(1)TeOSO4+2SO2+3X$\frac{\underline{\;\;△\;\;}}{\;}$Te↓+3H2SO4,反应前有:Te、9O、3S、3X;反应后有:Te、6H、12O、3S,所以3X中含有6H和3O,则每个X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则X 的化学式H2O;
(2)①本实验目的是研究粗碲沉淀率的影响条件,由数据可以知道,本实验研究反应条件是“温度”和“反应时间”这两个条件;
②由实验a 和实验b 对比,反应时间一样,反应的温度不一样,所以通过a 和b 实验目的是“比较相同时间,不同的反应温度对粗碲沉淀率的影响”;
③根据四组实验对比,在温度80℃,反应时间为2.0h 时粗碲的沉淀率最高;
④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为80℃时,不管反应时间是2.0h还是3.0h,粗碲的沉淀率最大都是为98.9%,所以选择A.
答案:
(1)H2O;
(2)①温度、反应时间;
②比较相同时间,不同的反应温度对粗碲沉淀率的影响;
③80、2.0;
④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表列出了几种行星上的“大气”(相当于地球上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行星名称行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
木星氨气、氦气、氢气、甲烷
水星没有气体
冥王星甲烷
火星二氧化碳  氮气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和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表内几种行星中,含有稀有气体的行星是木星.
(2)请根据火星大气的成份分析:人在火星上能否生存否(填“能”或“否”)原因是火星大气中没有氧气;而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供给呼吸.
(3)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但火箭喷出的火焰不能点燃冥王星上的甲烷,原因是:没有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天然水多为硬水,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使其转化为软水.
(2)家用净水剂中常使用活性炭净水,这种物质既能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又可粗略去除一些难溶性杂质.
(3)如图为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4)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请列举一种预防水体污染的具体做法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
[明确实验目的]:用过氧化氢溶液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收集有关资料]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出氧气,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stackrel{MnO_2}{→}$H2O+O2
[设计合理方案]:若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并且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其实验装置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①③④⑤⑦或②③④⑦(填序号)
[进行科学实验]①长颈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

②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中的装置E(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a端进入(a或b)
③某同学在用E装置收集氧气,结果发现所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其原因可能是气体收集的过早,装置中的空气没有被全部排出.
④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不需要加热,操作比较简单;(答出一点)
⑤装置B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A
A.改用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2)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E(填序号),理由是集气瓶中会留有少量水,实验时可把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吸收掉,防止污染空气
(3)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且二氧化锰是反应中催化剂.反应原理(符号表达式)KClO3$\stackrel{MnO_2}{→}$KCl+O2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D或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1】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固体中一定含有
和Ca(OH)2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Fe,一定不含Fe2O3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实验质疑】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不能确定原固体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
【实验探究2】
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2)乙、丙同学实验中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该物质是Ca(OH)2
(3)乙、丙同学又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1.0g,滤渣C的质量为1.0g.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Fe、Fe2O3、CaO、Ca(OH)2、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对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3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
B.分离M、N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M、N都是难溶物质
D.阴影处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含曲线上的点)是N的不饱和溶液,M的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为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H原子,“”表示Cl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示氢分子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涉及二种单质和二种化合物D.反应可表示为:H2+Cl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
(1)用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甲实验:试管1中产生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乙实验:试管1中溶液变浑浊.试管3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2NaOH+CaCO3↓.
丙实验:试管1中无明显现象,试管2、3中溶液变浑浊.
丁实验:分别加热a、b、c内的溶液至沸腾,d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f内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2)【实验一】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选用上述实验中的药品进行实验: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CaCl2溶液.有同学提出了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碳酸钠的生成,其理由是CaCl2 和NaOH反应生成Ca(OH)2,氢氧化钙是微溶物,在溶液中也产生沉淀.为了证明有碳酸钠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实验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氢钠反应后碳酸氢钠不存在.
参考上述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煤油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NaHCO3存在,反之则没有.
【反思】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一是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证明反应发生,二是可以通过检验产物证明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装药品再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C.用排水法收集O2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再通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