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实验室中用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并加热的基本操作,请完成下列问题:
A:用量筒量取2mL氢氧化钠溶液
B:将量取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D:加热C中反应后的物质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
(2)A中用 (选填“100mL”或“50mL”或“10mL”)量筒,量取2mL氢氧化钠溶液.A中操作除图示中的仪器外,还需用的仪器是 .
(3)C中是将硫酸铜溶液滴入盛有2mL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操作中的错误是 ,反应产生的现象为 .该反应生成物是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D中操作是将C反应后生成物质加热,反应产生的现象为 .
【答案】(1)试管夹 (2)10mL 胶头滴管
(3)胶头滴管下端伸到试管内;产生蓝色沉淀;2NaOH+CuSO4=Na2SO4+Cu(OH)2↓
(4)蓝色沉淀物逐渐变为黑色
【解析】(1)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标号仪器为试管夹;
(2)量取2mL液体,应选用量程与所量液体量最接近的量筒,故选10mL的量筒,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还要用到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3)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到试管内,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
(4)氢氧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水和氧化,所以产生的现象为:蓝色沉淀物逐渐变为黑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2)分析上表可发现: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 .根据此规律,可知图中x= .
(3)许多元素是人体生命必需的元素,缺乏钙元素易患 (填序号).
①佝偻病②甲状腺肿大③坏血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常见盐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Na2CO3和NaHCO3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甲同学为了探究它们的水溶液都显碱性,用两只干净的试管各取两种溶液少许,分别用 蘸取少许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 7.
(2)乙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它们和酸反应的情况.实验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气球内的固体粉末同时倒入瓶中,瓶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①②均胀大,且②比①胀大的速度快.
此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还可能观察到
乙同学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①探究Na2CO3和NaHCO3与酸反应的气体产物
②
装置A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丙同学为了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第②个实验目的,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时,同时完全捏扁两滴管的胶头,观察到两装置中导管内的液面均上升,装置A中导管内液面上升的速度比装置B的
②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两胶头滴管大小要完全相同以外,滴管中稀盐酸的 和 都还要相等.
③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
④两位同学采用的实验方法都是 实验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氧气时,应先将药品装入试管中,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C.给固体加热安装大试管时,应使试管口稍稍向上倾斜
D.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
(2)下列酒精灯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5)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6)已知:①将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均匀加热,可以制得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②将亚硫酸固体与1:1的硫酸溶液混合,即可制得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比空气重.制取氨气的装置是 ,制取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污染宣战”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让苏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并不合理的是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B、使用清洁能源,以节约化石燃料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