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以下是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
(1)上述操作中,有错误的是A(填字母序号).
(2)通过计算可知,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18g.
(3)操作E中,玻璃棒的操作是搅拌,此操作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分析 (1)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2)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3)操作E是溶解操作,结合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2%的氯化钠溶液150g,需氯化钠的质量=150g×12%=18g.
(3)操作E是溶解操作,玻璃棒的操作是搅拌,此操作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故答案为:(1)A;(2)18;(3)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所示溶液为碱性
B.n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
C.p点所示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NaOH
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
A.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C.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D.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锌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水混合物属于混合物
B.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C.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红棕色固体,反应①为冶金共业的重要反应,且B、D组成元素相同,C、F为金属单质,其它物质为化合物,其中F为紫红色,H为白色沉淀,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Fe2O3;ECuSO4
(2)①~④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②③(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
镁燃烧发出强光,用于制造照明弹
B稀硫酸能确定金属铜、银的活动性强弱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与其活动性无关
C被蚊虫叮咬后可在患处涂抹肥皂水
熟石灰属于碱,能改良酸性土壤
D灼烧闻气味能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线
用蒸馏水可以区分生石灰和硝酸铵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合理使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③(填序号);
    ①尿素[CO(NH22]②K2SO4        ③磷酸二氢铵[NH4H2PO4]④NH4NO3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中提到的氟、钙指的是元素(填“单质”、“分子”、“原子”或“元素”);
(3)日常生活中为了区分羊毛线和涤纶线,常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小明和课外兴趣小组的3位同学分别对一种溶液进行探究,最后得出这种溶液中所含离子成分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K+、Mg2+、NO3-、SO42-B.H+、Na+、HCO3-、Cl-
C.Ba2+、Ag+、Cl-、CO32-D.Cu2+、NH4+、NO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稀释10%NaOH和10%H2SO4
B. 
向等量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铁粉
C.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D.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