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用“”、“ ”、“ ”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______________
(3)表面化学对于化学工业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过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同时由于空气中O2的溶解,水膜呈中性。空气中的CO2溶解于水生成了碳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空气的组成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H2+N22NH3 ⑤④①②③ H2O+CO2=H2CO3 2CO+2NON2+2CO2
【解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1)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N22NH3;(2)化学反应过程是旧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⑤④①②③(3);CO2溶解于水生成了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CO2=H2CO3;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空气的组成气体,根据控制变量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两种气体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N2+2CO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_________,再 _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__。
(2)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___________ 开始收集,_______________证明收集满了。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B做发生装置,加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_____。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金属以矿物形式存在,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①工业上常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使用过的菜刀、铁锅等铁制品,清洗后需及时擦干放置,可以减少_______对铁锈蚀的影响。
(3)将一定量的锌加入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渣和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先在锥形瓶中放入几小片已用稀盐酸除去锈斑的铁丝网,然后向其中加入3~4 mL浓食盐水润湿铁丝网,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另一端伸入水中。若干分钟后,请你观察并回答:
【实验现象及相应解释】
请写出你观察到的现象并作出相应解释:
(1)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由此实验你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m=11,则该粒子所对应元素的符号为__________。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n=8,则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
(3) 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_________(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M+RO2=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已知1.2 g M完全反应生成5. 6g N。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 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C. 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 g D. 2.4gM与5 g RO2反应生成7.4g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小茜发现自己的铜
制眼眶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 (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碱石灰能吸水.
[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 ||||
实验验象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 |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得出结论]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 利用所得结论填空:
(1)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方法.
(1)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过程______(填“Ⅰ”或“Ⅱ”)。
(3)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①7个氮原子__________ ;②3个钠离子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