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物质的归类错误的是( )

A. 氧化钠、氧化铝金属氧化物 B. 自来水、石油、蒸馏水混合物

C. 生铁、钢、青铜合金 D. H2、CO 、C —还原剂

【答案】B

【解析】A、 氧化钠、氧化铝都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一种是金属元素都属于金属氧化物,正确; B、蒸馏水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错误;C、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黄铜是铜的合金,都是合金,正确D、 H2、CO 、C在化学变化都能夺取氧化物中的氧元素,都可用作还原剂,正确。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A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仪器a的下端必须伸入反应物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 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D. 明矾具有吸附性,可用作自来水生产过程的杀菌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中关于水的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装置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

解释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氧气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铁丝燃烧时溅落的熔融物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硫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集气瓶中的水:先排尽瓶中空气,后方便观察何时集满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以下生活案例,不合理的是( )

A. 在室内烧炭取暖时,放置一盆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 将木材架空进行燃烧,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进入人群密集的地方或地窖内都要注意通风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常压下,一瓶气体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 一种化合物 B. 两种化合物 C. 两种单质 D.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A﹣F六种常见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的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BE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C:
F→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
(1)空气 Ⅰ、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Ⅱ、利用图1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木炭磷充分燃烧过程中“压强﹣时间”关系如图2,其中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1和P2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两瓶内的气压.

①反应开始时,两个集气瓶中压强都瞬间变大的原因是
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填标号).
A.红磷或木炭的用量多少对实验测定结果均没有影响
B.实验测得P1=P0 , 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C.实验测得P2<P0 , 原因是反应生成物状态为固态
D.利用图2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均可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水 Ⅰ、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填标号).
A.蒸馏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Ⅱ、用图3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
①与b管中相连接的是电源(填“正”或“负”)极.
该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填标号).
A.H2O B.H2和O2 C.H和O
②在电解水过程中,图4所示关系正确的是(填标号).

Ⅲ、据报道,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可高效分解水,有望克服利用水制氢气的高成本难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金属 Ⅰ、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常温下所有金属均为固态
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小于纯铁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性能不同的原因是二者含碳量不同
Ⅱ、往含有硫酸铜的工业废液中加入铁粉可以回收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Ⅲ、铁粉用于食品保鲜时常被称为“双吸剂”,原因是其发生缓慢氧化时,可同时吸收食品包装盒内的 , 从而达到保鲜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钾K(OH)2 B. 氯化锌ZnCl2

C. 硝酸HNO3 D. 氧化铜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