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燃烧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
小a;外焰水;二氧化碳 【解析】 (1)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的水密度; (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由于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炭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片刻后取下烧杯,迅...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2化石燃料的利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去年我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学校人行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下列物质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
①旧书旧报纸 ②废铝线 ③一次性塑料饭盒 ④口香糖
⑤果皮 ⑥空矿泉水瓶 ⑦废铁锅 ⑧易拉罐
A. ①③⑤⑦⑧ B. ③④⑤⑥⑧ C. ①②⑤⑦ D. ①②⑥⑦⑧
D 【解析】 试题根据题意可知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包括了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所以,①旧书旧报纸、②废铝线、⑥空矿泉水瓶、⑦废铁锅、⑧易拉罐都是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3氧气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有两包等质量的固体,其中a包是纯净的氯酸钾,b包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制氧气,当完全反应后,能正确表示a、b两管中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象是 (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试题在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只是加快了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b包中氯酸钾的质量小于a包中氯酸钾的质量,故b包中氯酸钾产生的氧气少。a包中的氯酸钾加热一段时间才产生氧气,而b包中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即产生氧气,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
C. 氯化钠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5g的砝码有缺损,则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5%
D.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C 【解析】 A、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转移,正确;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正确;C、称量氯化钠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实际称取的氯化钠少了,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错误;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下列操作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A. 转移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在桌上 B. 称取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C. 转移配好的氯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 量取稀释用的水体积偏小
A 【解析】 A、转移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在桌上,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B、称取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C、溶液具有均一性,转移配好的氯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D、量取稀释用的水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2体验化学探究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________ 这样几个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主要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2体验化学探究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言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假设 B. 设计实验 C. 观察 D. 得出结论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拿磁铁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假设、实验、观察、做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 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1燃烧与灭火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氮气 B. 天然气 C. 氢气 D. 面粉粉尘
A 【解析】 A、氮气不是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也不发生爆炸; B、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面粉粉尘是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导管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中吹气会看到溶液变________,将盛满二氧化碳的大试管倒插在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解析】 由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因此将盛满二氧化碳的大试管倒插在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