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试管 ②酒精灯.
(2)实验室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3)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4)(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氧气.反应结束,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试管内温度下降造成水沿导管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5)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一种药品二氧化锰(填名称),其起催化作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择的制取并收集装置是BC或BD写出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6)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经收集满.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c端进.(填“b”或“c”)

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氧气的溶解性来分析;
(3)根据氧气的密度来分析;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的反应,可以据此选择发生装置,根据高锰酸钾的状态来完成解答;
(5)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6)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用到二氧化锰来作为催化剂以加快其分解速率,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结合分解的产物可以完成该题的解答;
(7)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收集满要用带火星的木条,且要平放在集气瓶口;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

解答 解:(1)仪器①是试管,仪器②是酒精灯;故填:试管;酒精灯;
(2)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填: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的反应,应选择A作为发生装置,高锰酸钾粉末状固体,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该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故填:A;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到气泡冒出均匀后再收集,而不是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实验完毕后,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因熄灭酒精灯而引起试管内温度降低,导致试管内压强骤然减小,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故填:连续均匀冒出;撤离导管;熄灭酒精灯;防止试管内温度下降造成水沿导管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6)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用到二氧化锰来作为催化剂以加快其分解速率,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所以若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排水法来收集;过氧化氢分解需要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而高锰酸钾分解能够产生二氧化锰,所以可以用高锰酸钾分解的产物来代替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了水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故填:二氧化锰;催化;BC或BD;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6)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收集满要用带火星的木条,且要平放在集气瓶口;选用图F装置收集氧气时,由于氧气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进气口应是c;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经收集满;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仪器的用途、反应表达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哈尔滨市近几年对多条路统一规划和改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修建路桥过程中用到的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合成材料
B.修建路桥过程中使用的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金属材料复合而成
C.修建路桥过程中设置的路灯内的电线外皮是具有热塑性的聚乙烯塑料
D.修建路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钢材,钢材属于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填序号);
A.蒸馏水   B.海水   C.自来水
(2)请写出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淘米水浇花(写一条即可);
(3)用如图所示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b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什么聚集在水的上面①氧气和氢气的密度都比水小,且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所以会聚集在水的上面.该实验可以得出的宏观结论是水由②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我国某些地区水资源丰富,但更多的地区水资源匮乏.有些乡村还在直接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地下水往往硬度都比较大.他们在生活中常常用①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主要起②吸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在①海水 ②碘 ③氯酸钾 ④四氧化三铁 ⑤空气 ⑥二氧化硫⑦高锰酸钾 ⑧镁 ⑨氯化钠 ⑩液氧中,属于混合物①⑤,属于纯净物②③④⑥⑦⑧⑨⑩,属于单质②⑧⑩,属于化合物③④⑥⑦⑨,属于氧化物④⑥.(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地突降冰雹,同时发生以下灾害性变化:瓦片碎裂、田间烟草折断.这两个变化都属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你的判断依据是瓦片碎裂、田间烟草折断过程中都只是形状发生改变,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固体原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过滤;
(2)若I是蓝色沉淀,请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CuCl2+2NaOH=Cu(OH)2↓+2NaCl;
(3)指出获得I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4)B加稀盐酸可能的现象黑色固体溶液,得到蓝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5:16.
(2)味精中还含有NaCl(其他成分不考虑).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品牌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将5g味精溶于足量水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NaCl+AgNO3═NaNO3+AgCl↓)得到AgCl白色沉淀2.87g,请计算所用品牌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作用.下列有关硫化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3
B.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氢、硫元素质量为3:6:1
D.一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