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绳锯木断 B. 滴水成冰 C. 死灰复燃 D. 聚沙成塔

C 【解析】A、绳锯木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聚沙成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碳酸镁晶须(MgCO3·nH2O,n = 1~5的整数)是一种新型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剂。

(查阅资料)(1) MgCO3·nH2O微溶于水;

(2) MgCO3·nH2O在230℃时开始失去结晶水, 400℃以上时开始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I.合成碳酸镁晶须

步骤:①配制一定溶度的MgSO4溶液和NH4HCO3溶液;②量取一定量的NH4HCO3溶液于容器中,搅拌并逐滴加入MgSO4溶液,控制温度50℃,反应一段时间;③用氨水调节溶液pH至9.5,放置1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碳酸镁晶须产品。

(1)步骤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MgSO4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反应的温度控制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

(3)氨水、硫酸镁、碳酸氢铵三者反应,除生成MgCO3·nH2O沉淀外,同时生成的产物还有______________;

(4)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滴入_________,若无沉淀说明已洗涤干净。

(5)干燥得碳酸镁晶须产品温度不能过高,目的是______________。

II.测定产品MgCO3.nH2O中的n值

(方案一)将碳酸镁晶须放入A装置中加热(仪器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6)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B处的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7)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称取C、D的初始质量。再次连接好装置,边加热边通入N2,此时通入N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8)若B装置中无残留物。装置C反应前后质量差为m1,装置D反应前后质量差m2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确测定n值, n=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9)有同学提出上述连接好的装置仍不够完善。需要在D装置的后面连接下图装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否则测得n值会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

(方案二)

称量100g碳酸镁晶须放入如下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水,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过量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最后,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10)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2)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13)设3次实验测得每100 g碳酸镁晶须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平均值为ag,则n值为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14)称取100g上述晶须产品进行热重分析,热重曲线如图2,则该条件下合成的晶须中,n=_______(写出过程)。

量筒 水浴加热 (NH4)2SO4 BaCl2溶液 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 a→e→d→b→c 冷却气体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完全被C、D装置吸收、防止倒吸 22m2/9m1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影响实验结果 偏小 2NaOH+CO2=Na2CO3+H2O 缓冲作用 使广口瓶内水中溶解的CO2充分逸出,并被NaOH充分吸收 (4400-84a)/18a 1 【解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5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面几种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 铁丝燃烧

C. 实验室制取氧气

D. 稀释浓硫酸

A 【解析】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B、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的底部要放少量的水,以防炸裂集气瓶底,错误;C、实验室加热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模拟考试(三)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是某同学对化学实验现象观察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雾生成

B. NH4Cl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C. 用玻璃棒将肥皂水滴到pH试纸上,试纸由黄色变为红色

D. 铁锈加入稀硫酸中微热,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C 【解析】A.盐酸有挥发性,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会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形成盐酸液滴,所以看到瓶口有白雾生成,正确;B. NH4Cl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会生成氨气,闻到刺激性气味,正确;C. 肥皂水呈碱性,用玻璃棒将肥皂水滴到pH试纸上,试纸由黄色变为黑色,错误;D. 铁锈加入稀硫酸中微热,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模拟考试(三)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利用化学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咀嚼米饭时会出现甜味,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绿色植物合成葡萄糖的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要提高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升高该溶液的温度

D. 向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是化学变化

B 【解析】A、咀嚼米饭时会出现甜味,是淀粉转化为麦芽糖的缘故,属化学变化,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能量转化过程,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正确;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提高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应该降温,错误;D、向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是盐析现象,不是蛋白质变性导致,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咸丰县2018届九年级理化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某工业食盐中除含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硫酸钠,欲通过下列流程除去其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试根据提问填空:

(1)操作a 的名称是

(2)操作c 的名称是

(3)若要将硫酸钠除尽且不带入新的杂质,则操作b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向溶液I中 ,直至 为止。

(4)请写出操作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过滤 (2)蒸发(或蒸发结晶) (3)逐滴滴加氯化钡溶液(或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不再产生沉淀 (4)Na2SO4+BaCl2=2NaCl+BaSO4↓ 【解析】 分析:(1)根据操作a前后物质的不同,可发现该操作把溶液中不溶性固体分离出来,从而判断该操作; (2)获得晶体有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两种途径,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因此可判断获得氯化钠晶体的方法应为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咸丰县2018届九年级理化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表面有银析出,而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甲>乙 D. 乙>丙>甲

B 【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丙不反应,说明甲>H,H>丙。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表面有银析出,而乙没有变化,说明丙>Ag,Ag>乙,所以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甲>丙>乙,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年九年级化学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水消毒剂,能与水反应:8ClO2+2H2O=4HClO+2Cl2+7X,则X为_____,HClO中氯的化合价为______;除去食盐水中混有泥沙的操作是______。

O2 +1 过滤 【解析】由8ClO2+2H2O═4HClO+2Cl2+7X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每个X中含有2个氧原子,所以是氧气, HClO中,氢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设氯的化合价为x,(+1)+x+(-2)=0,解得x=+1;除去食盐水中混有泥沙用过滤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8年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图使用不同材质包装的可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包装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一种即可),属于合金 的是_____,铝制品比较耐腐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2)铁盖表面刷漆可以防锈,其原理是_____,打开雪碧瓶盖, 有大量气泡逸出,原因是_________。

Al(Fe) 铝合金 4Al+3O2=2Al2O3 隔绝空气(氧气),无法发生氧化反应 打开瓶盖,瓶内压强减小,CO2 的溶解度随之变小,CO2 会从溶液中逸出,所以会看到气 泡 【解析】(1)铝合金中的铝元素,以及组成铁盖的铁元素均属于金属元素;铝合金属于合金;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起到了保护作用,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