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三套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已知:15℃、101kPa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1)A和B中的塑料瓶容积相同,且充满CO2.将A的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1/3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B中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振荡.
①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瓶子变瘪.
②B中塑料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1体积水溶解1体积CO2,压强变化不明显,因为没有该瓶盖.
(2)C装置用传感器测量瓶内气压变化.
①某同学检验C装置气密性时,进行了缓慢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操作,得到如下图甲所示的气压随时间变化图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注入液体.下图乙是C装置测定的加入同体积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气压变化图象,其中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曲线是②(填①或②).

分析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B中塑料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1体积水溶解1体积CO2,压强变化不明显,因为没有该瓶盖;甲中图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同学进行的操作是:缓慢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操作,得到如下图甲所示的气压随时间变化图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表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曲线②,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加强几乎变为零.

解答 解:(1)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B中塑料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1体积水溶解1体积CO2,压强变化不明显,因为没有该瓶盖;故答案为:①瓶子变瘪;②1体积水溶解1体积CO2,压强变化不明显,因为没有该瓶盖;
(2)甲中图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同学进行的操作是:缓慢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操作,得到如下图甲所示的气压随时间变化图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表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曲线②,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加强几乎变为零.故答案为:①缓慢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 ②:②;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等,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水的电解
B.向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Zn、Fe
C.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
D.向一定量混有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单质
B.该反应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3
C.反应后,反应物A有剩余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下图所示的反应.

(1)写出A的化学式Cu.
(2)反应B→A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Na2SO4+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已知,在水溶液中,乙醇( C2H5OH )不发生电离;溴化氢(HBr)电离产生氢离子(H+)和溴离子(Br-);氢氧化钠电离产生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这三种溶液的组成推断,医用酒精(含乙醇75%的水溶液)显中性,溴化氢的水溶液显酸性.
(2)写出上述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Br+NaOH═NaBr+H2O,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用化学符号表示)Na+、Br-、H2O.
(3)迁移运用:胃酸过多的病人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抗胃酸药复方氢氧化镁片剂铝碳酸镁片
有效成分Mg(OH)2AlMg(OH)3CO3
构成微粒Mg2+、OH-Al3+、Mg2+、OH-、CO32-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Mg(OH)2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OH-(填微粒符号,下同).
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O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①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C,再通入装置D,理由是HCl+NaHCO3=NaCl+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CBE(填序号)
(2)家庭生活中食品制作(如面条、馒头等)经常用到食用碱,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小莉将家中食用碱带到实验室进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小莉提供的食用碱样品是否含有氯化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1.取一定量的食用碱样品放入试管,加入蒸馏水、振荡 样品溶解 食用碱溶于水
 
2.向食用碱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生成
 
还需要证明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3.向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硝酸
 
沉淀不溶解
 
证明食用碱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C的水溶液呈蓝色,D是一种红色固体,B→D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B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D的化学式为Fe2O3
(2)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金属除锈等
(3)“D→B”的化学反应的现象为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4)溶液中发生的一个置换反应的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来研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一个5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铜制的小船,船中放有足量白磷.现把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搅拌.一会儿,白磷发生自燃,量筒内液面上升.向水槽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所对刻度.
(1)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以上;
(2)放白磷的小船用铜做的原因是铜导热性好且化学性质稳定;
(3)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32mL处;
(4)该兴趣小组选用的仪器有何缺陷?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